初读司汤达的《红与黑》,是在高中时期。那时,我主要关注小说的故事情节,为于连的结局叹息,也为德·雷纳尔夫人的殉情深感惋惜。但当第二次、第三次再读《红与黑》时,就会因小说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魅力而拍案叫绝。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经典之作,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复杂的政治局势、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扭曲的人性。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彩的人物塑造,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于连的爱情是小说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他生命中充满戏剧性的部分。他与德·雷纳尔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的两段爱情,截然不同却又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
美国作家费迪曼评价《红与黑》时说:“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
插叙是《红与黑》叙事结构的一大特色。尤其在介绍主要人物时,插叙的使用最为明显,作者没有单独将其拎出、笼统地平铺直叙,而是在相关的故事情节中以插叙的方式进行补充说明。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人物介绍不显得突兀,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同时,也为后面于连的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做铺垫。插叙的运用,不仅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避免平铺直叙的单调乏味,还产生了曲径通幽、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从文学艺术角度看,司汤达的叙事手法简洁而有力。他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于连内心的活动,让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于连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的思想变化。同时,司汤达对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无论是主角于连,还是德·雷纳尔夫人、玛蒂尔德小姐、瓦勒诺等次要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行为逻辑。
《红与黑》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和野心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社会、人性和理想的深刻反思。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能被野心蒙蔽双眼,要坚守道德和人性的底线。
这部小说之所以享誉世界,经久不衰,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便是《红与黑》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