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名中医、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岐黄书院院长崔应麟:
坚持与时俱进 走中医特色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张静怡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市中医院供图

    “当代中医要坚持走中医特色发展之路,更要坚持与时俱进。”1月3日,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医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全国名中医、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岐黄书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崔应麟受邀作学术报告。

    从医四十载,崔应麟一直致力于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运用中医传统思维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等,并对“元气病学”有深入研究。

    “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突出问题就是中医特色的丢失。”崔应麟解释道,中医特色就是指中医所独有的,并且具有卓越临床疗效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体系。他根据多年在中医药行业的观察与实践经历认为,当前,许多中医在面对急危重症时,并没有遵循中医治疗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体系,而是过度依赖西医的治疗理念。

    “其实中医诊治急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崔应麟举例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急症的论述,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创了急症辨证论治的先河,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中医第一本急救手册,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主张对瘟疫“急症急攻”,清代温病学家辈出,都推进了中医诊治急症的发展。

    面对目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问题,崔应麟认为,应该首重“传承”,传承的重点就是“中医特色”。

    “中医药不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着卓越的疗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中医特色’。”崔应麟认为,坚持中医特色就要传承好中医精华,不能把我们自己经过几千年临床应用行之有效的理论和经验丢掉。

    对此,崔应麟提出了“三个坚持”。“首先要坚持整体观念与局部观念相结合。”崔应麟说,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被称为“整体观念”。但中医不能只注重整体观念,同时还要注重局部观念,只有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其次是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是指矛盾的普遍性,辨病是指矛盾的特殊性,只有做到辨病为先、辨证为主,才能抓住治疗的关键点。

    “还要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崔应麟将中医和西医作了比较,他认为,中医是宏观的,是从气到形再到气的过程,而西医恰好相反。因此,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段,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如果说传承是中医的使命,那么创新就是中医的未来。

    崔应麟认为,任何事物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当代中医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最新科技成果,并将其纳入中医药发展体系中,为我所用、创新发展,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回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进步史。”崔应麟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充满希望,他表示将继续抓好当前的项目研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让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广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专题
   第08版:城建·交通
探索传承新路径 引领健康新未来
“希望中医药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中医名家弘扬岐黄之术 大型义诊温暖崤函百姓
努力壮大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医药事业
交流探讨中医理论 探索全新发展路径
坚持与时俱进 走中医特色发展之路
沃土滋杏林 崤函绽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