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一些教育著作,感受颇多。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感触最深的是教师要培养有爱心的学生,首先教师自身要拥有爱心,要能感受到别人的爱心,进而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
师爱能营造出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明白教育学生是个塑造灵魂、塑造性格的艰巨的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通过2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孩子们的身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1992年9月,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工作的第一年,我清楚地记得,我把雨伞给了离家远没带伞的学生;给没吃早饭的学生买了个包子;班里的一位同学,被其他科老师拒绝入班,而我欣然接纳他。多年后,他在街上偶遇我,说起当年我对他的关爱,20多岁的小伙子潸然泪下,我也是泪眼婆娑。是啊,教师对学生的一点点爱心,他们能够铭记一生,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
徜徉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中,我深深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时时反省自己。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以后,我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同时积极支持学生读书。用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不负“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