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特刊

第04版
时事·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土特产”文章做大做活做精彩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三门峡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禀赋,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先天优势,像灵宝苹果、卢氏食用菌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农产品,能不能介绍下三门峡在做好特色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红忠:谢谢这位记者对三门峡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产业兴则农村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近年来,三门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把“土特产”这篇文章做大做活做精彩。

    一是立足“土”。一方水土产一方物。立足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我们大力发展果、菌、药、牧、菜等特色产业。果品方面,全市果树种植面积240万亩,总产量28.15亿公斤,其中苹果面积140万亩,产量21.32亿公斤,位居全省第一。我们重点打造40万亩“百里黄金苹果产业带”,并以此为依托抓好特色特质、龙头引领、品牌塑造,苹果产业已成为三门峡特色农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和亮丽的“金名片”。食用菌方面,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积极推行“果菌间作”“菌菜共生”等种植模式。食用菌总规模达到4.9亿袋。中药材方面,以建设全球植物源抗生素研发制造中心为契机,大力发展连翘、黄精等道地药材品种,中药材总面积达到97万亩,卢氏县成功创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集群。

    二是体现“特”。以品牌为抓手,不断擦亮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加快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04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4个,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总数达到138个;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总数达到47个。“灵宝苹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是全省唯一入选的示范区,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三是形成“产”。纵向上,我们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着力延链补链、扩链强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涉及浓缩果汁、果胶、枣茶、香菇脆片、核桃油、杜仲雄花茶等12个类别260余个品种,初步形成了“果品加工”、“香菇加工”、“核桃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优势产业链。横向上,我们不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以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引领,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了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乡村旅游特色村61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9个,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14个,明清古枣林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建成彩色小麦、油菜(油葵)、特色水果、古枣林、牛心柿等9个万亩基地;围绕函谷关、地坑院、三门峡大坝等旅游资源,开发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五园八线路九个万亩基地”的产业及乡村旅游布局。

    如今,“土特产”成为三门峡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金招牌”,越来越多的农民因特色产业受益,收入不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特刊
   第04版:时事·灵宝新闻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坚持绿色转型 创新驱动 加快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蝶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门峡专场发布词
推进“三大改造”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努力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材料新城
以科技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蝶变
把“土特产”文章做大做活做精彩
高水平推进仰韶文化遗产保护、活化转化和对外传播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