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万人助万企”活动重心由纾困帮扶为主转向促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能否谈谈三门峡在支持企业“三大改造”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有哪些探索和实践?
王照生:“三大改造”方面。近年来,我们把绿色化、智能化和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一是加强政策支持。连续5年、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对企业“三大改造”进行设备补贴,并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智能工厂的企业进行奖励,累计为243个项目发放“三大改造”专项资金3.1亿元,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技改升级的积极性。二是加强企业培训。积极“走出去”,组织企业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大力“请进来”,邀请中国信通院、海尔数科等专业机构开展入企诊断,组织培训活动200余次,激发企业技改升级的内生动力。三是加强项目实施。逐年制定“三大改造”攻坚方案,梳理项目清单,加强调度实施,定期开展“三大改造”项目观摩活动,交流学习经验。同时,将各县(市、区)“三大改造”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形成比学赶超、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刚才徐市长已经提到,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全市有780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363个,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应改尽改,实施改造的企业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和省里工作部署,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向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蝶变的重要抓手。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从2021年起,市委、市政府连续召开工作推进会,对成功创建的“专精特新”企业大张旗鼓地表彰,兑现奖励资金、发放奖牌,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二是坚持政策促动。制定出台政策,明确对“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截至目前,共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发放奖励资金3920万元,让企业既得荣誉,又得实惠。三是坚持服务联动。深入挖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建立重点培育库。围绕“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开展政策解读、知识产权申报、专家入企巡诊等系列培育活动。紧贴企业需求开展政策咨询、技术对接、人才招引、产学研交流、数字化诊断等专项服务。2024年,我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国家“小巨人”企业1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6家、“小巨人”企业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