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特刊

第04版
时事·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门峡专场发布词
市委副书记、市长 徐相锋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向大家介绍三门峡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三门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诗人贺敬之在参观三门峡大坝建设后,写下的诗歌《三门峡——梳妆台》,也让三门峡——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在这片土地上,七千年前的仰韶彩陶点亮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千年雄关函谷关见证着古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屹立黄河的中流砥柱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一代代三门峡人在这里接续奋斗、苦干实干,推动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两个确保”,抓实“十大战略”,聚焦“13561”工作布局,突出做好“新河文山农”五篇文章,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门峡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坚定走好转型之路,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的重大要求,坚定走好绿色转型、创新驱动这一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全力培育“8+6”产业集群,推动原料变材料、材料变器件、器件变装备。比如,黄金产业,形成了“采选—冶炼—精炼—加工—交易”的全产业链,产量连续40年居全国第二位;铝产业,形成了“铝矾土—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宝武铝业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精、尖铝板带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部分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全市铜箔产量达到7.8万吨,居国内第一位,高纯锗、高纯镓、高纯砷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27%和30%,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宝鑫电子、骏通车辆、中车重装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进入了产业链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二是全面实施首位战略,创新动能持续增强。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创新平台总数达763个,较五年前增长139%,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2%,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先后柔性引进院士57名、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51个、高层次人才740名、实施人才项目240个,能源与环境(三门峡)国际联合实验室、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先后落地,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揭牌运行,关键金属高层学术论坛永久落户,初步形成了“人才引领发展、项目支撑转型”的良好态势。比如,我市高纯石英产业实现了“矿石—石英砂—石英器件—石英坩埚”试验线的链式贯通,为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枢纽经济加快发展。三门峡位于郑州、西安两大国家中心城市之间,市域内干线铁路运营里程500余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6公里,每天过境高铁可直达124个地级市,形成了铁路、公路“双十字”,客运、货运“双中心”和向东、向南“双出海”的大交通格局。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托陇海铁路、浩吉铁路两大干线铁路交会优势,谋划实施了铁路综合枢纽物流园、豫西煤炭储备基地等项目,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同时,我们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进口铜精矿属地检、三门峡自贸联动创新区顺利获批,整体通关时长缩减85%以上;三门峡至青岛出口“五定”班列常态化运行,可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40%以上,加之铜精矿“保税混矿”业务试点、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稳步建设,三门峡正逐步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迈进。

    四是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全市优良天数、PM2.5、PM10、断面水质达标率等主要指标连续5年均居全省前列,2023年我市获省空气质量生态奖补资金3300余万元,居全省第一位,成功创建黄河流域唯一市级全域“天然氧吧城市”,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特别是我们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先后实施了18条黄河支流综合治理、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万亩矿山生态修复、亿吨泥沙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比如,已建成的240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不但守护了黄河安澜,还将沿线的43个景区、300多个村庄、百万亩高标准农田串联起来,成为沿黄乡村振兴、观光旅游、生态康养、文化研学、体育赛事的主轴线;再比如,面对矿山生态整治这场硬仗,我们先后开展“春霖”“清源”等专项行动,累计完成矿山治理12.45万亩,小秦岭矿山生态修复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三门峡大天鹅栖息地由4处增加到9处,越冬大天鹅数量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1.6万余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大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

    五是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城市名片更加亮丽。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高标准推进仰韶文化产业园“七个一”精品工程,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虢国墓地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先后推出“九曲黄河湾·寻根文明源”“花开中国·文明溯源之旅”等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将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老子文化、虢国文化等有机串联起来,进一步提升了三门峡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影响力。目前,大天鹅正陆续飞临我市栖息越冬,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到三门峡览黄河、观天鹅、泡温泉、赏民俗、品小吃,共赴一场生态之约、文化之旅。

    改革潮涌启新程,扬帆奋进正当时。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力推动“两重”“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努力在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让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贡献强劲三门峡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特刊
   第04版:时事·灵宝新闻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坚持绿色转型 创新驱动 加快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蝶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门峡专场发布词
推进“三大改造”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努力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材料新城
以科技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蝶变
把“土特产”文章做大做活做精彩
高水平推进仰韶文化遗产保护、活化转化和对外传播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