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虫唱晚
□韩景波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乡间居住,听惯了夏夜此起彼伏的蛙鸣,一不留意,秋虫的鸣叫声带着特有的金属质感,在耳边悠然响起,有着“万物合奏”的天籁音乐的美妙。当然不忘再邀一轮中秋的明月。

    蟒岭山前有我家。蟒岭山是秦南豫西大地上,横贯东西,界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秦楚气候兼而有之,山水风景忒好。家居岭北,杨川河畔,独独一院,依山傍水,坐北朝南。院落里春看绿草夏赏花,秋天的夜里好去听虫鸣声声唱晚歌的美妙。

    那天,98岁的老妈妈夜里听得架板下有虫鸣响,翌日告诉我:“秋天了,夜虫儿叫,收得秋庄稼了,还要防凉添衣服。”妈妈不记日历,可知四季日月的有情。我很感动于妈妈能有如是的闲心闲情,也感叹这人生闲情能养人的道理。

    中秋夜里,备好满院的虫鸣声,以及敬月神的月饼和水果,在明亮的月色间,等着我的,有妻,还有我与之一起慢慢变老的妈妈。儿女在外打拼,我们用手机拍下满院月辉的视频,录下唧唧的虫鸣声,发给他们看他们听,想让他们同我一样,心间也能驻有片刻的闲。

    月光如水澄明,如玉纯净。撂下手头事,关了灯,于明月下坐了,有酒有茶,有糕点吃食。握杯赏听这虫鸣唱晚,与月对望,心儿万般地柔软了。妈说:“老早没记得月亮这么圆这么亮,没记得秋虫子的叫声也这样好听。”当然,那时的人还穷着,少有心情看月听虫鸣。我们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好了,特别近十年,广大的农村脱贫奔小康,实现了人民生活质的飞跃,难怪啊,妈妈说她活得都忘了死呢。妻说:“这秋天的夜晚就是一首精巧的绝句,那绝句的内容就是这此起彼伏的虫鸣。”写诗的妻子说话和别人总是不一样。想着她们的话,我不禁感叹,人生也如这四季,时光悄然易逝,但静听心音,总有一份记忆在心间如虫鸣之美妙回响,如月之温婉。这薄凉的秋夜,便也变得灿灿地暖!是的,我们无法挽留四季的春花秋虫,它们灿烂过美丽过,又必将不耐“风刀霜剑严相逼”,而终于寂寞。可是,下一个春天,下一个秋天,下一个中秋月夜又怎能少得了春花秋虫?

    秋日虫鸣自古就是悲秋的载体,也是乡愁的化身,好在我是不会徒生故园之叹的。生在乡间,长在乡间,又长时间工作在乡间,总能回家与亲人共团圆。一如今夜,有妻有妈有儿女的互动,好幸福,生活中的那些不愉快都算得了什么?月辉如水,照亮了院间的角角落落,虫鸣不绝于耳,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细密的节奏里,有一种亲切与柔婉。那声音又像摇着摇篮的妈妈在哼吟,像妻子附耳的悄悄情话,清雅自然,美妙动听。

    邀一轮明月作灯,妈妈、我与妻,还有天南海北的我的孩子们,正聆听欣赏一场中秋夜的天籁音乐晚会——《秋虫唱晚》。

    我怕妈妈累,要扶她回屋休息,她说:“那就陪不了今夜的月和今夜的虫子了。”

    妻笑着说:“没关系,明年接着再陪!”

    是啊,秋虫年年唱,明月年年有,愿我们都能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等一轮圆月
中秋月
爱的味道
桂子飘香月又圆
秋虫唱晚
人间至味是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