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灵宝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消协提示:警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今年以来,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关注。中消协9月9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务必签署书面合同,遇有闭店操作先留证据再投诉。

    据中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群体。

    “职业闭店人”的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作出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当地消协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据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8版:城建·交通
教师节来临,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中消协提示:警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
劳动仲裁解民忧 群众暖心送锦旗
利用土地资源增收
考察拓思路 学习兴产业
建乡村综合体 让群众致富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学深悟透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奋勇前进
“四步棋”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爱心企业情系教育
农业科技宣传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