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灵宝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师节来临,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本报记者 任杰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在我市教育部门,许许多多的教师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去滋润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第40个教师节来临,记者采访了几位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

    三门峡市一小教育集团建设路校区的徐新蓉是一位从教33年的老教师。1991年,她从洛阳市第三师范学校毕业,选择回到三门峡来任教。33年过去了,她已经从一个职场“小白”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徐新蓉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一个知识点我能讲解十遍甚至二十遍,直到他们真正理解为止。我班上曾经有一个患孤独症的孩子,我每天抽空找他去沟通,刚开始他不理我,我就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引起他的注意。为了帮助他走出孤独,我还特意学习了有关孤独症相关的知识,并且让班里的同学们跟这位孩子一起玩耍。慢慢地,孩子变得愿意跟我沟通,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我非常欣慰。”

    三门峡市一高的杨玉林是一位从教23年的教师,2001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来,她默默付出,当家庭和事业不能两全时,她总是以事业为先。她说:“2020年下半年,我的孩子在郑州住院,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就委托朋友去照顾孩子。我清楚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必须舍小家为大家,但心里还是觉得对孩子很愧疚。”正是因为这种无私地付出和努力,如今杨玉林成果丰硕,发表科研论文24篇,参加省、市级课题10次,并且顺利结项。杨玉林说:“未来我还要兼顾家庭和事业,在学校提高工作效率,在家里教育好孩子,做到事业和家庭两不误。”

    三门峡市伯阳学校的李方涛是一位从教6年的年轻教师。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去新疆喀什支教3年。谈起当年在新疆的工作,他说:“我和搭档是两个五大三粗的男老师,有些学生离家远,需要住校,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都要兼顾。从教孩子们铺床单、套被罩、叠被子,到整理个人其他物品,事无巨细,我们努力做到面面俱到。跟孩子们朝夕相处了3年后,有些内向的孩子会在作文里将我和搭档描述为‘爸爸’,而一些外向的孩子则会直接喊我或者搭档为‘爸爸’。”虽然最终离开了新疆喀什,但他告诉记者:“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些孩子们质朴的脸庞和天真的眼神,所以我希望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也能选择去支教,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8版:城建·交通
教师节来临,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中消协提示:警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
劳动仲裁解民忧 群众暖心送锦旗
利用土地资源增收
考察拓思路 学习兴产业
建乡村综合体 让群众致富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学深悟透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奋勇前进
“四步棋”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爱心企业情系教育
农业科技宣传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