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泽如光
□雷亚梅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二十年前,我正在读初中。母亲扛一把锄头,在地里不停徘徊,她低头看向脚下的土地,如同一弯低垂的稻穗。母亲一锄头接一锄头地把整块地翻过来后,久久坐在地里叹气。终于,她还是下定决心,跟随父亲进城务工。母亲把家里钥匙交给我,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守好这个家,好好读书,我们大人出去多赚点钱,好供你读高中、读大学,你自己一定要争气啊!”

    月黑风高的晚上,下完晚自习后,我一个人回到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房子。山风敲窗,我整夜难寐。那段时间,我眼中的天空带点灰色,太阳也没有了往日的神采,耷拉着圆脑袋;树上的鸟儿也不爱歌唱了,偶尔鸣叫几声,却心事重重。

    我默默适应着变化,努力学着独立。这时候,文老师就像一束阳光,照进了我的心间。文老师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她凭着一颗赤子之心,扎根乡村中学的三尺讲台,连续20多年被评为县里的优秀教师。发现我情绪低落后,文老师在一个周末跑到家里看我,并邀请我去她家吃饭。她还不断询问我生活上的困难,提出让我晚上在她的办公室休息,免得一个人在家害怕。想起母亲交给我的钥匙,我婉拒了她的好意。文老师只好尊重我的想法,温柔地说:“有困难要第一时间找老师,父母在外打工不容易,你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

    那时,班上有一大半的学生都是像我一样的留守少年。文老师亦师亦母,隔三岔五就翻山越岭地家访,随时掌握我们的动态,然后再打电话告诉我们的父母。她在外出奔波的父母与留守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父亲常说,把孩子交到文老师的手上,比带在自己身边还要放心。

    犹记得每年冬天,寒风刺骨,阴雨绵绵,道路泥泞,我们的鞋袜常常在上学的途中湿透,文老师便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烧起一个煤炉,帮大家煮鸡蛋、烘鞋袜、暖手套。课间休息时,我们钻进她的办公室取暖,围着她,看她改作业。多年以后,那温暖的炉子,时常出现在我冬天的梦里,红红的煤球,就像一枚红太阳,闪着火红的光芒,融化了冰雪,温暖了冬天,也温暖了我们这些留守学生的心。

    当年,我们那一届学生,坚持读到大学的有十几人,这得益于文老师平日里抓学习的“狠劲”,她一再跟我们强调“天生我材必有用”,也经常鼓励我们各展所长。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我们从头补起,一点一点打牢基础。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少年也都成家立业。去年春节,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回老家过年,大家不约而同地去给文老师拜年。文老师迎接着一波又一波的学生,笑得格外灿烂,她说:“谢谢你们还记得老师,你们过得好,就是老师最大的骄傲和荣耀。”

    何其有幸,得遇良师。师泽如光,微以致远。每每想起文老师,即便身处离她千里之外的他乡,亦有一股暖流从心间滑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公告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要闻·金融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托太阳
师泽如光
致敬老师
银发老父教书乐
一床棉被
九月微光
山村教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