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照内心 从容前行
——读《道德经》之感悟
作者:亢秋亚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虽然《道德经》起源于我的家乡,经常被人们提起,但是我却很少静下心来细细翻阅、细细品味。最近因在亲戚家又一次接触到《道德经》,并且也有了一点闲暇时间,这才想带回家好好品读。

    古人语言与现代汉语不同,言简意赅,有点费解。幸好现在看书非常方便,早有人把《道德经》每一段、每一字都在书下方或网络平台上解释得明明白白,若有不懂之处,只要在书里或手机上一搜,就能一目了然。因而,当我接触到带有注释和译文的《道德经》一书后,我终于觉得它不再枯燥乏味了,也能认认真真看进去了。

    《道德经》全篇由道经和德经组成。《道德经》中潜藏着一个主题,那就是“道”,它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

    《道德经》全文多次提出“道”,比如第一章里的“道,可道,非常道”;第二章里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八章里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九章里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第十四章里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十六章里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等。书中多次出现“道”,强调“德”只依从于“道”。“道”为本体“德”为用。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

    我最喜欢第八章里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对此,我个人的理解是:水的特点是柔和的,它愿意站在别人都厌恶的低下、卑微之地,大度包容别人;它没有豪言壮语却默默做着利于万物生长、利于国家百姓的事情。原来水性接近于道性。我们做人要像水一样至阴至柔,至善至美,返璞归真,圆润处世,只有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走得更平坦,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水的这种智慧,以柔克刚,曲线灵活,放弃“硬碰硬”的做法,懂得屈伸迂回。这样我们才不至于伤到别人,也不至于伤到自己。

    《道德经》之所以流传千年,是因为书中蕴含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抛掉浮躁的心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学习《道德经》的精髓,从中可以观照内心,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揭开命运的面纱
书单
第六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十佳作品发布
秋意中的人生叹歌
观照内心 从容前行
文学缘何成为文旅热新密码
觅一美食,过烟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