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不去的故乡
□刘倩慧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立秋过后,又到了回老家看戏的时节。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是老家的金秋古会,老村的戏台上都会如期上演几出精彩大戏,锣鼓喧天,人流如潮。

    虽至今日,我也未能安心地坐下来细品过一出好戏,却在每年这个时候都无比怀念幼时在老家的旧时光,而金秋古会是尚能将我与老家联系起来的屈指可数的丝线。而今,当我又走进戏院,挤在熙熙攘攘的乡亲们身旁,才恍如隔世般看清了台上人的笑怒嗔痴。其实我更爱看台下老人们脸上洋溢出的朴实无华的满足和简而易得的快乐,那是一张张布满岁月沧桑与道道沟痕的脸,却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久居樊笼中的我。

    台上戏腔时而凄婉动人,时而威严粗犷,恍惚间,我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些夏天。记忆中那时的古会比此时更热闹非凡。村里的庄稼汉早早忙完一天的劳作,带上一家老小来享受这场夏日盛宴,而嫁出村的媳妇也要带上娃娃借着这场热闹来探望娘家的爹娘。幼时的我虽不爱听戏,却爱这戏带给全村的热闹,爱这一院子满满当当的喜气洋洋的笑颜。

    戏还没开始,奶奶就急慌慌地催我和妹妹去戏院占座。座位很简陋,不过是一行行砖垒的“石台子”。晌午刚过,奶奶便叫我们拿上花手绢包着的土砖当成占座的法宝,去抢戏台下最好的位置,然后老老实实坐在花手绢上,等着晚上的好戏。可是小儿顽皮,又怎能安心守到天黑?不一会儿,我们就和戏院里其他被派来占座的小童们乱窜起来,时而在两排座位间打秋千,时而登上台子,寻宝般钻进“机关密布”的戏院后台。

    傍晚大人们来找花手绢占好的座位,多半都被后来者推而占之,这时免不了有几个彪悍的妇人在戏台下面红耳赤地理论一番,小孩子却只管躲在大人身后,探出脑袋吐舌头挤眉弄眼。待及下次,奶奶也不再把花手绢放心交给我和妹妹,占座的活儿转而交给姑姑代劳。

    终于等到好戏登场,爷爷高高地架着我和妹妹,好让我们能看清台上的表演,可咿咿呀呀听不懂的唱腔,着实成了疯了一日的我俩的“催眠曲”,几个呵欠下来,我们的脑袋都倒在爷爷宽厚的肩膀上,半睡半醒间,爷爷身上的烟草味已深深烙印脑海。

    时代洪流匆匆而至,老家的房子在极短时间内被夷为平地,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我们接进单元房的奶奶时常将落寞挂在脸上,就连我也时常想念那些旧时光。老家于我而言是泥土的芬芳,是童年时的欢愉,是奶奶摇着蒲扇缓缓讲出的故事;亦是无拘无束的自由,是穿越小巷时耳旁穿过的呼呼风声,是城市间不曾体味的新鲜和温暖人情。迟子建曾在书里写道“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而老家带给我的美好回忆也是一味药,在许多个寂静的夜晚,像甘泉般流向我干涸的心灵,在许多个深感束缚的瞬间,让我回味曾经体会过的自由。

    然而我们终究无法抵御时代进步的车轮,正如我无法带我的女儿重温我童年的快乐,这是我的遗憾,也是她的遗憾。我试图带她去更辽远的地方,找寻来自大自然的美味方剂,试图在她尚未到来的成长疼痛中,埋下更多来自日月星辰的力量,这是老家带给我的力量,也将是我带给她的力量。

    纵有千般不舍,老家已成过往云烟,它随着推土机、挖掘机的轰鸣离我远去,更随着亲人的离世走得越来越远,我费力地拉扯着记忆,在脑海里翻找着被时间抛弃的曾经,并将它们保存成我心底的乐土。愿这土地留给我细腻而丰沛的情感和乡邻带给我的原始的是非观,以恒久的方式筑牢我的精神家园。

    此笔一搁,老家终成回不去的故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广告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回不去的故乡
乡邻
慢时光里,来一盏下午茶
梧桐入秋
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