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在义马市东区街道“田园霍村”产业园,当地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迎来了第一个盛果期。13座日光大棚内硕果累累,晶莹青翠、紧密饱满的果实传递着收获的喜悦,为秋色增添了绿意。
“按照种植标准,一根枝条上只能保留十五片左右的叶子,保证果实养分充足、口感甘甜。”顶着高温,果农李素珍和张小玲为刚刚成熟的葡萄打顶拔杈、修枝剪叶,确保熟果符合品质要求。
2021年,东区街道霍村社区以打造“一村一品”为目标,开始筹建葡萄园。社区“两委”干部远赴辽宁,在综合考量果品的品质和观赏性后,决定开展专业苗场的自根苗种植,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严格日常管理养护。从种植果树,到试验、推广,历经3年,“阳光玫瑰”迎来了第一个丰产期。
与嫁接苗不同,自根苗生产的果实虽然个头不大,但更能保留葡萄原有口感,味甜多汁,具有矿物质丰富、耐储存运输等优点。“自根苗口味比较醇正,全部采用无公害种植,保证不使用膨大剂等生长调节剂,不会有农药残留,同时采用节水灌溉设施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果品的品质。”霍村社区“两委”干部吉慧曾介绍。
园区内,地势平坦空气清新,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园区周围依山傍水,土地性质与生态环境对葡萄生长十分有利。“园区葡萄种植占地面积15亩,其中大棚种植葡萄14亩、露天种植葡萄1亩,每棚种植90株左右,露天种植不低于300株。”霍村社区第一书记李博文介绍,现结果的有13个棚,按照每棚90株葡萄树来算,今年大棚产量3万斤以上,预估收入20万元。
“我们将采用‘采摘+零售’的销售模式,开设采摘园,配备专业人员陪同指导游客进行采摘,为游客提供休憩游乐的场所。”吉慧曾说,接下来,霍村社区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丰富包括采摘、娱乐、餐饮等在内的消费场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努力为游客提供舒适的采摘环境。 (林彦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