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时候,只觉得装帧显得很朴素,泛黄的封面仿佛渗透出深邃的历史,一点点地读下去,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
最初我觉得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既然是发生过的事实,那么历史书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历史事件罗列出来,告诉人们过去曾经发生过些什么,人们掌握的史料越详细,就越接近历史“真相”。后来才知道书写历史时还有所谓的“历史观”在其中起作用,对历史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眼中的史实是不同的。黄仁宇在本书附录《〈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明白地指出他所持的大历史观,就是注重历史事件背后大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而不纠缠于具体的人人事事,因为所有人物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
《万历十五年》的开篇和叙述方式,写法上有点像小说《百年孤独》,将历史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让一个个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无论是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名臣海瑞、名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再到万历皇帝,无不叙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挣扎。
张居正一举将明朝推向辉煌的历史顶峰,对于他生前身后的强烈反差,我一直认为是出于万历的“逆反报复心理”。读完书中的相关章节,才醒悟他的悲剧源于他的强势行政模式和作风与当时的“文官政治体制”格格不入。“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黄仁宇认为,张居正忽视了他所要改变的东西,正好是当时落后的生产方式与政治现实相平衡的产物,他忽视了中国两千年来封建体制的症结就在于道德代替了法制。张居正十年鼎力革新,看似花团锦簇却也受尽怨谤,最终人亡政息,在他去世后,家人及与他交好者屡受株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政治家最大的失败。
自汉代儒家思想上升成为意识形态之后,历来统治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用道德来保障乡土社会基本秩序,而不去顾及经济技术上的进步。黄仁宇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极端落后,但并不表明国家的运行是无序的,相反,它依照道德和“礼”的秩序运行。明朝到万历年间所面临的问题在于,表面上倡导的道德与人们实际上的行为已经严重脱节,这个矛盾已经严重到人们对道德和“礼”丧失信心并且无法维持下去。至于其他人如戚继光、海瑞等,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一套制度下的悲情人物。
《万历十五年》不仅打破了学术与通俗的分界,更为现代中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价值。它不是一本普通的通俗读物,而是用通俗的文字写作专门研究的著作,是以生动之笔演绎深刻之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作者以超然独到的眼光,典雅晓畅的手笔,把握历史演进的脉搏。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以大历史观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以小见大,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