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雷霆老师的《张茅教育印记》分六大篇章,文稿40多万字,内附老照片400多张,除了具备正常史书应有的严谨、详尽、准确之外,该书选材独特、编排新颖、图文并茂,关键是感情充沛,充满温度。
该书选用了许多老照片,除了大量合影照,还有编者不辞辛苦深入残破老校园实地采风的勤劳身影,以及已入耄耋之年的师生互相看望交谈的照片。有一幅老照片,标题为《一个教师一座校,两个学生一个班》,让我感动落泪。书中提到扫盲班教育的历史也让我心头为之一热:“白天除草流大汗,夜晚扫盲何惧难。满室油灯皆发光,男女社员齐参战。”我没有赶上那个年代,而我的母亲能识一些基本文字的功底却是从扫盲班“抠”来的,她也经常说起一天要识几十个字、每个字必须抄写几遍的故事。老母亲每当说起此事,仍有无法按捺的激动。
该书的史料选择匠心独运。它把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师生的诗词歌赋、书画篆刻等代表性作品收集起来,还有一些师生间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给作品增添了深邃、厚度的同时,更增添了灵动和魅力。书中收录了学生给八十岁的老校长陈宝禹过生日,老校长给大家的答谢词:“我没有什么本事,只是他们坐在咖啡厅跷着二郎腿摇头晃脑听西洋音乐,我却在家乡的张茅乡西崖沟村听高低起伏的虫叫鸟鸣,手捧闲书多看而已。”
还有书中提到贺吉利老师。他身体不好常吃中药。当时没有纸张,孩子们没有书本。他着急上火时忽然一天来了灵光:这包中药的黄纸不就是最好的纸张吗?他把所有的中药纸收集起来,硬是克服重重困难,手工印成了“中药纸书”,给嗷嗷待“书”的学生每个发上一本。这又厚又黄又大又沉又皱巴的自制书,是当时学生们最厚重最难得最宝贵的奇书宝书。
书中刘雷霆老师与中学生谈人生的文章,可谓神来之笔。他独创的人生六部曲:成长期、成人期、成才期、成功期、成真期、成“仙”期;他总结的人生四想:幻想、梦想、理想、思想;他概括的人生三大快事:美酒、挚友、枕边书;他提炼的人生三大憾事:遇良友不交,遇良机不握,遇良书不读等,皆金玉良言,掷地有声,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书虽重点写张茅今天的教育,但不忘昨天和明天。说到张茅乡的过去,姚崇是不能不写的一个大人物。作为大唐的一代名相,其严格的家教家风,历来被人津津乐道。该书不仅写了姚崇幼时在张茅从贪玩到嗜学的转变经历,写他对子女子孙的言传身教及严格要求,而且把他的子女、孙辈直至清代第40代子孙的成就都写了出来,让人看到了一个率先垂范的大教育家的形象。
《张茅教育印记》可观可看可耐读,这与主编刘雷霆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分不开。一辈子都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他发表了几百篇的文章,退休后仍笔耕不辍,所以这部书在他的统筹之下也就有了亲切感、可读性和吸引力。
相信《张茅教育印记》的出版定当为张茅、陕州区乃至三门峡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加油鼓劲作用,也定会为三门峡的文化高地、文化强市建设起到擂鼓助威、添砖加瓦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