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以来,市水产站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建工作新方法,坚持党建引领和党建品牌创建,以创建“党旗红、牧业兴”党建品牌为载体,围绕“减量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这一目标,大力实施促进渔业绿色发展的“五大行动”,全市渔业经济保持平稳有序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积极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有效促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我市组织在窄口水库、龙脖水库、涧里水库等大中型水库示范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大河水产有限公司开展养殖尾水治理试验,在灵宝市江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乌鳢试验,在渑池县青莲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豫选黄河鲤品质提升对比试验,在河南冠云山大鲵繁育有限公司等7家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开展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加快水产名优苗种繁育、引进工作,促进全市水产苗种有效供给。2020年,灵宝市、渑池县引进鲈鱼、黄颡鱼、小龙虾等名优水产品种50万尾,示范推广800余亩。灵宝市、卢氏县孵化乌鳢苗种120万尾、鲟鱼年孵化苗种100万尾,有效保障了全市名优水产品生产的苗种需要。
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有效推进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我市在2020年共组织开展经济鱼类增殖放流活动6次,放流鲢鱼、鳙鱼、鲤鱼、泥鳅、黄颡鱼、鲶鱼等182万尾;在卢氏大鲵保护区、灵宝市亚武山风景区等地开展大鲵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20厘米以上的大鲵苗种以及成鲵2666尾。
信息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提高全市水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20年,全年共发布信息48篇,发表学术论文6篇,国家级刊物《中国渔业报》对“三门峡市强化渔业执法、强力保障安全生产”“三门峡市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门峡市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等进行了专题报道,增殖放流活动在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三门峡广播电视台等进行了专题报道。
(赵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