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仙格)近日,记者从三门峡市博物馆获悉,由三门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三门峡市博物馆、河南省崤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承办的金石博古画非遗公益课堂将于4月19日推出第一期课程。
据了解,金石博古画是将宣纸蒙在金石器物上,拓出文字、画像,成为金石拓片。依据拓片的内容,延伸其文化内涵,采用谐音、意象等手法绘制国画,再加上题跋构成一幅独具金石气息和笔墨韵味的画作,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2024年5月,金石博古画被认定为三门峡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门峡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此次金石博古画非遗公益课堂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金石博古画非遗项目的特色研学,使青少年体验、传承非遗文化,促进对历史、艺术的兴趣,提升精神素养与文化内涵。“我们的金石博古画非遗公益课堂已于4月11日开放报名,共设置10期课程。除需缴纳20元耗材费以外,该课程不收学费。具体报名时间为4月11日上午10:00至4月18日上午10:00。第一期课堂为4月19日14:30至16:30。招生对象为10岁以上的社会公众,有书画基础者优先。培训地点为三门峡市博物馆活动教室,每堂课12个名额。”该工作人员说。
本次金石博古画非遗课堂的授课老师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博古画代表性传承人张鹏欣,教学主题包含弘农春色、万年长青、虢旗猎猎、仙栖图、紫气东来、连年有余、报春图、永受嘉福、彩陶迎春、阳燧取火等。在这里,小画家们将穿越时空,和三门峡的历史文化、金石元素来一场奇妙约会,感受崤函古韵的魅力,如有报名意向,可咨询电话:0398-2110035、0398-21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