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委第二巡察组:
“我似乎遇到了‘玻璃门’,银行不见发票,已经审批的贷款支付不了,税务不见付款、不开发票,苹果收购成了问题!”近期,灵宝市委第二巡察组走访该市一果品企业,面对负责人反映的政策困惑,充分发挥巡察监督作用,组织督促相关部门会商合作,打通政策壁垒,成功化解融资“玻璃门”难题,帮助企业完成10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付,解了燃眉之急。
巡察组现场了解,银行依据《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信贷资金的支付要求提供资金用途完税凭证,而税务部门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需查验资金往来证明,这一互为前置的“死循环”让企业陷入融资困境。该企业作为当地果品仓储物流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根植果农,每年可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人次,辐射带动果园面积2000余亩,年产优质苹果1000余万斤,带动果农增收2000万元。
苹果收购季来临,不能让企业受困、果品流通受阻。巡察组随即召集该市金融服务中心、相关银行会同苹果主产区寺河乡政府负责人,牵头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共同协商解决办法:一是由金融服务中心组织“政银企”对接,深入调查了解企业诉求和贷款政策,分析研判解决方案,提供金融政策支持。二是由寺河乡政府协助核查收集企业近三年苹果代收记录,制作附有258户果农指纹确认的《农产品收购履约证明》,为贷款审批提供信用支撑。三是灵宝农商银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容缺后补”机制及时为企业完成100万元信贷资金支付,共为该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达到430万元,打通“玻璃门”,开启了“助企门”“惠农门”。
灵宝市是全国果品生产大市(县),苹果种植面积90万亩,年产量14亿公斤。为支持苹果产业发展,灵宝市农商银行专门推出“豫商小微贷”等金融产品,截至2025年8月,该行针对灵宝特色苹果产业,共支持产业链各类经营主体452户,授信1.45亿元,为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我们将继续发挥监督作用,巡察助力、金融赋能,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强支撑。”该市纪委监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常森林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