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称2斤热豆腐,我们就在这儿调着吃!”
“给我来碗豆腐脑,再拿个烧饼。”
……
12月20日一早,天气寒冷,位于卢氏县莘源路桥东的浆豆腐早餐店内座无虚席,门外热豆腐摊前也排起长队,买豆腐、喝豆浆的顾客络绎不绝。
近年,卢氏县官坡镇和洛阳市栾川县三川镇两地的浆豆腐成为一道深受群众喜爱的美食,不仅在卢氏县城热卖,还卖到了三门峡其他地区,以及南阳、郑州,陕西西安、商洛等地。
官坡和三川浆豆腐具有很多特色鲜明的共同点,多年来均坚持采用黄豆浸泡脱皮、汁渣不分离研磨、大火熬煮、摇架滤渣、浆水点制、压制成形等传统工艺,1斤好黄豆只做2斤好豆腐,不添加任何辅料,做出来的豆腐白、细、嫩,可调、烩、炒、煎、炸,制作各种豆腐美食,备受欢迎。
卢氏官坡人自古以来爱种黄豆、擅做浆豆腐。官坡镇当地有“一镇三集”现象,无论是兰草的“一四七”、官坡街的“二五八”,还是庙台的“三六九”集市,卖浆豆腐、做豆腐美食的商户都生意兴隆。卢氏南山七乡镇和陕西商洛的丹凤、洛南人赶集一定要先吃热豆腐,再买上几斤带回家。改革开放后,官坡“新农人”看到了商机,专业做豆腐、卖豆腐的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了官坡浆豆腐的“老字号”品牌。
“老郭家豆腐”坊位于官坡镇兰东村,祖孙三代独具匠心做豆腐、卖豆腐70年,成为远近闻名的传统浆豆腐专业户。郭红山是“老郭家豆腐”的创始人,今年94岁,他从20岁开始做豆腐、为乡里乡亲制作豆腐宴。郭春喜是“老郭家豆腐”的第二代传承人,1983年承包村里老磨坊,用石磨磨豆腐挑到兰草街,从每天几十斤卖到200多斤,盖房子、买汽车,帮助两个儿子成家立业。郭强放弃稳定工作,2021年和妻子回乡创业,成为“老郭家豆腐”的第三代传承人,投资50多万元,建起现代化的豆腐生产车间,开发豆腐干生产新工艺,注册“老郭家豆腐”商标,现每天浆豆腐生产量已超过500斤,将豆腐、豆腐干销售到三门峡、南阳、商洛、洛阳、西安等地。
像郭强一样,官坡人专业做浆豆腐的就有上百户,其中位于卢氏水果市场的梓源豆腐店,25岁店主胡少华的外婆、母亲都是官坡浆豆腐的“高手”。胡少华和丈夫先在官坡街卖豆腐,后到卢氏县城开店做豆腐。前一天晚上7时许开始将拣淘干净的黄豆浸泡8个小时,第二天早上3时许开始研磨,6时许压制成形开始售卖,10时前,300多斤的热豆腐、豆腐脑、豆浆基本上就售罄了,一年当中天天如此。逢年过节,老家亲戚、朋友前来帮忙,最多一天要做2000多斤。虽然较为辛苦,但增收稳定,夫妻俩年纪轻轻就在卢氏闯出一片新天地。
“三川孔氏浆豆腐”店在卢氏稳定经营20多年,姐姐孔玉琴和弟弟孔繁敬分别在卢氏县城洛神公园东桥头和药城西门口开店卖豆腐、豆浆、豆腐脑,餐桌上的葱、姜、蒜、辣椒、韭菜等六种调料新鲜美味,供顾客免费调制。姐弟俩靠卖浆豆腐在卢氏创业致富,孩子也在卢氏事业有成。
此外,与浆豆腐密不可分的“石磨砂锅豆腐”和“豆腐宴”等美食店生意也十分火爆,就连浆豆腐附近的烧饼店、烧烤店、面食店、农家饭店效益也跟着蒸蒸日上,可谓“一业兴带动多业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