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葛洋)近日,在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黄河湿地,三门峡黄河湿地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发现了40多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鹳。据悉,自今年7月以来,黑鹳多次飞抵三门峡黄河湿地,它们在黄河边散步觅食,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翱翔天际,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据悉,黑鹳是世界濒危鸟类,目前全世界仅存2000多只,中国有1000只左右,因数量稀少,被喻为“鸟中大熊猫”。黑鹳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对栖息环境,特别是对觅食水域极其挑剔,一般栖息于河渠、溪流、湖泊、沼泽和草地,多在水边浅水处觅食。
今年7月3日,在三门峡大坝附近,20余只黑鹳与白鹭、苍鹭同在黄河捕食。这是近年来在三门峡市发现黑鹳数量较大的一次;10月1日,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和爱鸟志愿者在卢氏县开展黑鹳资源调查时,在洛河卢氏县段发现13只黑鹳。
据我市摄影家张明云介绍,此前,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后地村黄河滩涂和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都看到过黑鹳的身影。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黑鹳资源调查,持续监测黑鹳种群及其栖息地状况,近几年陆续发现黑鹳在三门峡栖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市生态环境日益向好,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