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时节,绿意爬满枝头,樱桃开始挂果。义马市东区街道河口社区果园内,村民樊海留一家正为自家的樱桃树追肥,这一片樱桃林,倾注了樊海留的全部心血。
从2015年起,樊海留家开始种植樱桃。8年来,他一步步摸索,将自家的6亩樱桃林打理得井井有条,提起樱桃的种植技巧他更是说得头头是道,俨然成了“土专家”。像樊海留家一样,种樱桃成了河口社区家家户户的默契。
在河口社区村史馆,一个等比例缩小的沙盘模型勾勒出社区独特的地貌,三面有山环抱,燕沟河穿村而过,绝佳的地理条件为樱桃的生长提供了“地利”。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口社区的樱桃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首批果农通过种植樱桃实现增收。近年来,在义马市政府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当地樱桃产业以河口为原点,如雨后春笋般辐射至该市10个涉农社区,全市樱桃种植面积有7000余亩,樱桃产业也成了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
壮大服务樱桃种植的力量。今年,该市成立了义马果树(大樱桃)专家工作站暨豫西试验基地,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开展合作,针对当地大樱桃产业发展问题,制定义马市大樱桃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并提供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通过送技术下乡,果农在樱桃树种植的不同阶段都能享受到“专家级”服务,不论是果树修剪、品种改良,还是品牌打造,有了这种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果农们也少走了不少弯路。程村社区还通过党支部领办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集纳起来,投入120万元资金,集中力量发展大樱桃产业,目前,程村社区的大樱桃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每亩地收益不低于8000元。
注重樱桃品质的提升。在义马美宝农民专业合作社,“住”在大棚内的“红灯”“红蜜”“先锋”“美早”等品种的樱桃成熟后早早上市,卖出了60至70元一斤的好价钱。果农郭宏德对于樱桃销路很有底气,因为粒大果甜、富含营养,他的樱桃也远销省内外。2022年,“义马大樱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义马大樱桃品质的最佳明证。
围绕樱桃打造产业链条。在义马市河口大樱桃生态农业合作社,樱桃经过一系列工艺,被加工成樱桃果脯、樱桃酒、樱桃饮品、樱桃面膜等延伸产品,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又一途径。在合作社正对面,该市乡村振兴综合体暨众创空间产业园内一场场直播为村里的大樱桃等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苏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