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与书相伴,酷爱读书写作,76岁时出版了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母亲》,也因此成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她叫刘玉萍。
腰杆笔直,气色红润,耳聪目明,走起路来稳稳当当,说起话来温温和和……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见到刘玉萍时,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老人已是83岁高龄。“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一直坚持到现在,读书陶冶情操,让人受益匪浅。”刘玉萍面带微笑地说。
刘玉萍退休前是三门峡市育才小学的教师,日常工作中,她经常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经典好书,养成良好习惯。在她看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家长多读书,也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综合素质。
对一般人来说,80多岁高龄是吃喝玩乐、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了,刘玉萍为什么还要坚持读书呢?“忙可解忧愁!”刘玉萍说,人不能闲着,她把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从来不觉得孤独和寂寞。
读书时间之外,她每天还坚持看新闻联播,让自己紧跟时代的发展,随后,还要下1个小时的围棋。其余时间她会坚持锻炼身体。“我体检的时候,各项指标都很好!”刘玉萍笑着说。
“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我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独居生活,阅读也让我避免了孤独。”刘玉萍说,几个孩子都被她培养得很优秀,她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孩子们也放心。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加入三门峡市忘年读书会,这个平台让她结识了一帮喜欢读书的同龄人,大家经常在一起探讨、分享读书的话题和心得,每天都有事情可做,很充实。
说起作品《母亲》,刘玉萍视若珍宝,因为其中凝聚了她无数的心血。2005年,刘玉萍开始动笔创作,她在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开始写,因为中间需要照看儿孙等各种原因,创作过程断断续续,但只要有时间,她就会继续写下去。十多年后,这部五易其稿、30多万字的《母亲》终于在2017年5月正式出版,并在新华书店出售。“我父亲在38岁那年被日本人和汉奸杀害,我母亲带着我们生活,这本书讲述的就是我母亲的故事。”刘玉萍介绍,这本书主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不忘母亲伟大的养育之恩,不忘道德人生的传递,不忘共产党的恩情。
“最近正在读《儒林外史》。”刘玉萍说,她喜欢读经典书籍,如《三国演义》她就读过很多遍,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智慧。活到老学到老,她会一直坚持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