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天气越来越暖和,公园里、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野花、野菜也破土而出。近期,在黄河公园、路边绿化带、未开发荒地等区域,记者看到,有市民采摘野花、野菜。记者就此采访了黄河三门峡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张东江,他表示:“有群众认为,在野外采摘的野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路边的野花、野菜不要乱采,否则会有中毒的风险。”
从营养角度来说,很多野菜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人体有好处。但是,市民也要注意吃野菜的安全问题,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千万别采摘,以免误食有毒的野菜。对野菜要进行完全清洁,注意“一洗二泡三焯”,在烹饪或凉拌之前,最好用热水焯一下。从食用方面来看,野菜不宜存放太久,最好现采现吃,且不要一次进食太多。对于一些特殊的敏感体质人群,最好不要吃野菜,以免过敏。“一旦食用野菜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应尽快通过催吐等方法排出毒物,并第一时间就医,同时尽可能保留食物样本,以便对症治疗。”张东江说。
另外,园林绿化部门为了防治病虫害,常会在公园里和路边的绿化带中喷洒农药,建议大家不要随意在公园或路边采摘野菜,要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野菜。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