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季也是养花的大好时机,众多养花达人也开始侍弄心爱的花草。然而春季养花却有不少讲究,稍不注意,娇嫩的花草可能就会出现枯萎,记者通过采访养花达人,总结了几个养花小要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不宜过早移放室外。进入春季以后,随着天气回暖,这时候空气干燥、风大,温度会忽冷忽热,建议不要着急把花搬到室外,等温度恢复正常以后(保持在15摄氏度),再往室外进行搬放,这样才有利于花草的生长。
第二,进入春季后的施肥、浇水一定要特别注意。植物(肥水)经过寒冷的冬季,会有一定程度的冬化休眠,所以在浇水的时候,一定要少浇水,缓慢地浇。浇水时需要浇透,但由于春季水分蒸发较慢,浇水的频率也需要慢慢恢复。同时,施肥时一定要做到薄肥少施,可以把肥料调稀了使用。
第三,当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可以给花草适当换土换盆。由于花草长时间在土壤里吸收消耗养分,这时盆里的土壤几乎没什么养分,建议大家选择一些疏松透气的营养土,特别要注意尽量选择小花盆,建议用小花盆养大花,因为大花盆养小花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烂根的现象。
第四,要及时进行修剪。修剪时会发现,植物会有一些枯枝黄叶,这时候不用过于担心,可能是正常的新陈代谢。要把枯枝干叶及时修剪掉,等到春暖花开之时,新枝新叶还会长出来。
第五,做好病虫害防治。气温开始回暖,像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虫害会出现,这时可以选用一些杀虫剂涂抹茎、干或者从根部进行浇灌等,可以对成形的害虫、虫卵等进行消杀。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