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区域

第03版
实用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农村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访渑池县103岁老人李凤英
作者: 本报记者 梁有才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重视保健、探究长寿奥秘的人也越来越多。渑池县仰韶镇曹泘沱村有一位叫李凤英的百岁老人,她今年103岁了。这位老人是如何养生的呢?记者最近对她进行了采访。

    记者去采访李凤英那天天气非常寒冷,天空中还飘着雪花。当记者走进李凤英家时,看到屋内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此时,李凤英正在和家人拉家常。

    “天气这么冷,老人家能受得了吗?”记者脱口问道。李凤英的儿媳妇武瑞珍说:“对于寒冷天气,老人几十年来都习惯了,她冬天睡觉时,把电热毯打开就可以了。”

    面对艰辛的农村生活,李凤英乐观向上从不退缩。她生养有五个儿女,年龄最大的今年82岁,最小的61岁。李凤英的孩子说,母亲是从兵荒马乱的年代走过来的,过去农村生活条件差,为抚养儿女,母亲经常是晚睡早起。春种秋收,纺花织布,她样样拿手,从早干到晚,但从不喊一声累。慈母深沉的爱,让他们终生难忘。

    老人有两个特点,一是平常爱体面,二是每天爱活动。

    就在记者与李凤英老人聊天时,家人怕她受凉,要把一件厚棉袄给她穿上,她却执意不肯。争执了半天,她才极不情愿地把厚棉袄穿在身上。老人说穿得太厚行动不便。

    李凤英一生养成了爱运动的好习惯。她的二儿子马新成说:“我母亲年轻时就爱走路不爱坐车。我们曹泘沱村距离县城有十来里,人们进城都爱搭个顺车,可是她每次去县城有顺车也不坐,坚持步行。”李凤英现在每天坚持到户外锻炼身体。有时天气不好家人不想让她出去,可挡都挡不住。

    25年前,李凤英的老伴儿离世,当时她已是年近八旬,由儿女们轮换着照顾生活。大家虽然都有各自的事情,但是对老妈还是非常孝顺的,老人一年四季不愁吃不愁穿,箱子里的新衣服有一大摞。

    有人认为常吃素食多长寿,李凤英却不是这样,她是荤素皆食。说起李凤英老人平时的饮食习惯,武瑞珍说:“我婆婆有一个长处,就是吃饭从来不挑食,家里有什么吃什么,做什么吃什么。”早餐一般喝奶粉或粥,吃馍;中午吃面条、饺子、米饭或凉粉;晚饭以馍、菜、汤为主。李凤英饮食营养搭配合理,还有爱喝茶的习惯,春秋两季喝蒲公英茶,夏季喝竹叶茶和菊花茶,冬季喝酸枣茶。

    村里的人介绍说,李凤英在曹泘沱村的口碑特别好。她与邻居们和睦相处,凡事都让着别人,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相反,遇到需要帮助或救济的人,她都乐善好施。李凤英90岁那年突发脑梗,当时情况比较严重,有人建议送医院治疗,可是老人坚决不从,想不到在家里通过吃药,病居然好了。

    李凤英每月有100元的老年人补贴,她逢人就夸国家的政策好。

    记者采访结束与李凤英老人辞别时,她执意要送行,虽然是大冷的天,却让记者感到无尽的暖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西部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区域
   第03版:实用
   第04版:广告
一位农村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为了备考 24岁的她打造学习港湾
乡镇集市人间烟火浓
不断提高服务质效 保障用户用水无忧
“口袋书”成新风尚
技术培训强本领 农民增收有盼头
送戏下乡 文化惠民
组织消防培训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河南省1.95万个村有了村庄规划
健康教育讲座 服务辖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