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生命书写不朽的信仰史诗
——读长篇小说《沉默的荣耀》
作者:钟芳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长篇小说《沉默的荣耀》由央视同名热播电视剧改编创作而成。作为首部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隐蔽战线斗争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革命烈士为原型,再现了中共地下党员临危受命赴台传递关键情报,最终英勇牺牲的悲壮历史。

    1949年8月,福州解放在即,时任国民政府福建绥靖公署副主任的吴石本已决定阵前起义,却接到了国民政府命他赴台出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的消息。为了早日解放全国,吴石选择继续潜伏在敌人的心脏。与此同时,共产党员朱枫毅然决定放弃回上海和家人团圆,去台给吴石做交通员。他们多次向祖国大陆送出了重要情报,并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因叛徒出卖,1950年6月10日,吴石等四人一道慷慨就义,一腔热血永远留在了台北马场町。他们倒在了破晓时分,但他们立下的不朽功勋,祖国和人民却永远不会忘记。

    “世界静好,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全书通过绵密的家国叙事,深切地告诉我们,真正的信仰,来源于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眷恋。书中可以看到,吴石将军不仅是运筹帷幄的谍报高手,更是一位会在女儿误解的目光中黯然神伤的父亲,一位会在深夜将头靠在妻子肩头寻求慰藉的丈夫。朱枫女士不仅是信念坚定的战士,也是一位放弃与家人团圆机会、在逆行中饱受思念煎熬的母亲。正是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细节,赋予了英雄血肉与灵魂。他们深爱着——家的温暖、亲人的笑容、故土的风情,但正因如此,他们为了守护这千万家的烟火,而选择走向“无声处”的决绝,才显得愈发悲壮与可贵。

    作为一部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展现浓厚纪实风格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沉默的荣耀》高明之处就在于,在读者明知道故事结局的情况下,全书没有把更多的笔墨浪费在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上,也不以紧张窒息的谍战戏而吸睛,而是侧重对主要人物精神世界的精雕细刻。如吴石的一句“若一去无回,便一去不回”的临别道白,看似凝练简洁,却掷地有声地道出了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一个革命者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信念。而朱枫用上海话与养女的邻居打招呼,并赠送随手礼“九同章”丝巾的细节,则展现了其作为隐蔽战线工作者的谨慎与机智。书中,用类似家常用语和生活化的场景,去表现革命者斗争风骨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尤为令人动容的是,吴石在绝笔诗中写到的“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一句,更是用生命最后的火光,诠释了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在荣耀中高歌,而是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为信仰付出一切。“丹心”二字重若千钧——这不仅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传承,更是他对自己隐秘战线上所有孤独、危险与误解的最终回答。他用自己的向死而生证明,信仰可以超越肉体消亡,理想之光却永不熄灭。这位保定军校和日本陆大双料第一的儒将,本可享受荣华富贵,却选择在虎穴中坚守信仰。他送出的每份情报、搭建的每张网络、守护的每个同志,都是对“家国”二字最生动的注解。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剧名中的“沉默”,隐喻着谍报工作的复杂惊心。而以吴石为代表的红色特工们,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穿越波涛汹涌的台海,只身勇闯虎穴,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国民党的敌特人员展开了一场场无声的较量,相继送出了一封封价值千金的重要情报,为福建战役和解放舟山群岛的胜利,提供了关键情报。《沉默的荣耀》也让我们深刻地懂得,这种“沉默”并非无声的寂灭,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蕴积”。吴石在敌人内部提出的每一个策略,朱枫传递的每一份情报,都是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投下的巨石,在历史的关口激荡起改变战局的涟漪。他们的沉默,最终爆发出扭转乾坤的轰鸣;而他们所留下的光辉荣耀,则永被历史和人们铭记。

    合上书卷,向隐蔽战线上的烈士们致敬,他们以生命为笔,在无声处书写信仰的史诗。当历史的硝烟散去,那些深藏于黑暗中的忠诚与牺牲,终将化作照亮江河与共的耀眼星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用生命书写不朽的信仰史诗
书单
《天下良田》:谱写悠扬的田园之歌
从线上重回线下 年轻人接受文学的新方式
烟火人间觅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