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山换新装 崤函绿意浓”系列报道之六
破茧成蝶筑青山:陕州区从“铝矿”到“绿矿”的蜕变之路
本报记者 侯鹏云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站在山峦叠翠间,在一棵苍劲的古柏树下眺望,层层叠叠的梯田依山蜿蜒而下,黄河如丝带般浩浩东流。近处鲜花繁放,色彩交织,馥郁的香气引得蝴蝶翩跹起舞,仿佛置身美丽的画卷中。

    近日,记者来到陕州区王家后乡焦家铝矿旧址,仿佛置身于莫奈画笔下的花园。“谁能想象这里之前就像火星表面,坑坑洼洼,满眼是灰。”陕州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周志辉感慨。

    陕州区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是豫西地区铝矾土原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长期以来,铝土矿以露天开采为主,矿山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企业施工不规范、矿渣随意倾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022年,我市开始着力整治矿山,开启“修山”模式。开矿企业停止所有采矿作业,转变成完全的修复者,焦家铝矿的“疮疤”迎来治愈的曙光。

    “陕州区以全市生态修复治理‘秋风行动’为契机,痛定思痛,全面打响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攻坚战,推动全域矿山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志辉说。

    变反馈为反思,坚决树牢“两山”理念。陕州区聚焦历次各级环保督察反馈的历史遗留矿山问题,召开剖析会,出台总体方案和综合执法“提质增效”、违纪违法问题治理、大排查大摸底大整治三个专项方案,全力打好矿山生态修复攻坚战。

    坚持“全域全面,应治尽治”,将所有矿区全部纳入治理范围。累计出动10万余人,投入机械5.6万台,挖方1328万立方米,回填1326万立方米,整修边坡207千米、道路101千米,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1.2万亩,栽种乔木、灌木324万棵。

    为把使命变为生命,压紧压实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区直单位帮扶责任和矿山企业主体责任,该区严格实行“一包三年,一包到底”的政策,点对点开展修复攻坚。在重要节点每晚集中调度,听汇报、督进度、解难题,要求会上交办的任务,现场承诺时限、会后立即执行,确保问题“日清日结”。

    为把弱项变为强项,确保惩防并举规范监管,强力开展涉矿领域综合执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整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应急等部门力量,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和联合执法,以“零容忍”态度重拳整治矿山违法行为,发现一起、立案一起、查处一起,推动矿山开采秩序彻底好转。

    为把短板变为样板,全力打造生态标杆,陕州区严格把控标准关、技术关和验收关,聘请河南省第四地质勘察院、资源环境调查二院等专家驻矿指导,因地制宜编制治理方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逐矿评审修复方案,确保以最高标准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引导涉矿企业着力培育“生态修复+特色农业”“生态修复+综合开发”等新业态、新经济,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矿山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典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现在的陕州区,矿坑披上了绿衣,荒山变成了景致,百姓展露了笑颜。生态农业的种子遍布山坡,乡村旅游的歌声回荡山塬,光伏板的银光点亮百姓致富的梦想,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如今变得诗意绚烂、生机盎然,村民在家门口就收获了“金山银山”的丰盈馈赠,过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的幸福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关于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贺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观看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美丽新疆》
习近平在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后返回北京
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全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2025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专题报告会召开
破茧成蝶筑青山:陕州区从“铝矿”到“绿矿”的蜕变之路
金城果会 硕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