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车辆后视镜被贴小广告这一烦心事,成为众多市民谈论的焦点。看似不起眼的小广告,实则是城市治理中的“牛皮癣”,严重影响车主的日常生活与城市形象。
不少车主都有过这样的遭遇:车辆停在楼下或路边,一夜之间后视镜就被贴上了小广告,这些小广告不仅难以去除,还会在后视镜上留下难看的胶印,影响车辆美观。更严重的是,它们会遮挡后视镜,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曾有车主因小广告遮挡视线,在倒车时发生剐蹭事故;还有车主在清理小广告时不慎划伤了后视镜。而且,部分小广告内容低俗,诱导下载非法APP,污染社会风气。
从法律层面看,张贴此类小广告属违法行为。我国《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明确禁止此类妨碍公共秩序、影响人民生活的行为。对于违法者,相关部门可依法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对其进行行政拘留。然而,即便有法律约束,这一乱象依旧难以根除。张贴者多在深夜作案,给执法工作带来困难;部分车主对此危害认识不足,未及时投诉举报,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种不良行为。
治理后视镜小广告,需多方合力。执法部门要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此类行为,同时深挖背后产业链,从源头进行遏制。小区物业和社区应加强管理,设置明显的禁止张贴标识,严格管控进出人员,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小区张贴小广告。车主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选择有监控的区域停车,发现小广告及时清理并向相关部门投诉。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也至关重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普及张贴小广告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引导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不参与此类行为。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公众文明素养,共同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