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豫西山区卢氏县贫穷落后,百废待兴。为发展卢氏县西南部教育和卫生事业,1955年初,卢氏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五里川修建“卢氏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卢氏二中”)和“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卢氏二院”)。其间,曹靖华对家乡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五里川是卢氏西南重镇,卢氏二中是卢氏培养人才的摇篮。历任校长屈满金、马书府、訾恒坚、陈世录等都和曹靖华有密切交往,特别是訾恒坚任二中校长之后,同曹靖华成为知心朋友,不但书信来往频繁,还亲自赴北京请教曹靖华对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曹老鼓励西南山学子要奋发读书,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不但给学校邮寄《铁流》《毁灭》《鲁迅全集》《且介亭文集》等名著,还不间断邮寄《中国文学》《中国青年》《读书与学习》《中苏友好》等刊物,使二中图书馆不断丰富,使二中学生能及时看到最新的读物。
“办学的关键是教师。”訾校长按照曹老这一经验之谈,选拔配备了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学校尊师爱生,师生奋进,桃李芬芳,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966年10月,曹靖华向卢氏二中25名赴京接受毛主席检阅的师生代表赠送珍贵的毛主席照片;1981年6月回故乡期间,他亲切会见了卢氏二中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1985年5月,他向訾校长赠送“月是故乡明”字幅,以表达对教育的关心和对故乡的热爱。
在曹靖华感召下,訾校长在离休后不忘初心,竭力为在卢氏二中校内立教泽碑、建尊师亭作出了巨大贡献。
卢氏二院肩负着卢氏西南七乡镇的医疗卫生服务重任,当地也陆续选派了一批对口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1985年5月,为改变该院医疗设备落后局面,时任医院院长尚保派医生贾建科到北京找曹靖华帮忙。
经多方了解,贾建科终于找到曹靖华住所。见面后贾建科呈上介绍信说明来意,并详细汇报了家乡的变化和卢氏二院的近况。得知医院急需一台X光透视机,曹老略加思索后说:“省委书记赵文甫因病住院,但他爱人朱霞是商业厅厅长,她可以帮忙。”遂手写短信一封,贾大夫如获至宝。茶叙中曹老还询问卢氏二院有多少间病房、多少张床位,并殷殷嘱托“家乡还很穷,要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业务水平,让老百姓少花钱,少痛苦”。第二天贾建科直奔郑州,朱霞厅长见信后说:“曹老先生写信,这是大事”,于是让贾建科回卢氏等待消息。
半月后,卢氏二院接到省里电话,让该院到郑州提货——一台德国生产的西门子牌X光透视机,当时只有地市级以上医院才能配备。卢氏二院职工一片欢腾,当地父老乡亲奔走相告,从此卢氏西南山群众也享受到了地市级医院的医疗条件……这是曹靖华为家乡人民办了一场大好事,虽然已时过四十年,贾建科大夫每每提起仍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曹靖华先生离开我们已经38年了,家乡人民时刻都在怀念他,我们不但要学习他的著作,弘扬他的精神,更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朴实的家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