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一个古韵深厚、风光秀丽的古村呈现眼前。
观沟村地处瓦窑沟乡西部丘陵地带,村内保留有明清至民国时期传统民居建筑群及古树、古井等历史遗存。2021年11月,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成为市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挂牌保护和修缮后,观沟村发生了深度蝶变,成了旅游网红打卡地。
古迹遗址随处可见。观沟村现存有明清时期建造的夯土墙灰瓦顶民居23处,其中修建于康熙年间的“观音庙”遗迹清晰可辨。“王家大院”完整保留影壁墙、垂花门等建筑构件。“张峰老宅”门楣雕花呈现“福禄寿”主题纹样,厢房存有民国时期农具20余件。叙、宋、滕等姓氏于清道光年间所开设4家“酿酒作坊”遗址内,现存有清代石质酒甑和石盘,古井井栏刻有同治年间题记。村里现存有二三百年树龄的古黄连、皂角树、桦栎木各1棵,其树龄基本上与村落形成时间相同。目前,该村13座古老房屋和庭院已得到修缮,观音庙旁的古井至今水清见底、汩汩不断,仍在供当地居民使用。
红色文化至今流传。1947年,新四军侦察参谋、卢灵洛工委书记熊松柏在观沟村建立情报站,现存其养伤居住的土坯房3间。该村退休教师孙旭东保存有1948年熊松柏与本地民兵的合影照片,照片背面记载12位参与者的姓名。村东山坡现存有新四军“拉锯战”时期瞭望哨遗址,可见人工开凿的观察孔3处。从1946年到1985年,熊松柏先后来过卢氏山区7次,其中3次到观沟。1985年最后一次来卢氏时,看到卢氏山区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年逾古稀的他心情激动,赋诗一首:“流光如矢快如梭,四十年来变山河。昔日丛林苦战多,今朝遍地是欢乐。”
自强模范励志感人。曾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影片之一的《铁拐》,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在观沟村摄制完成。影片以“全国自强模范”杨书春为原型,讲述了他在一次事故中左腿高位截肢后,种植袋料香菇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杨书春的事迹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提名奖,《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也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他的“拉一把,站起来”的脱贫精神,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先进榜样和精神动力。
如今,在古村遗址、红色文化资源和扶贫励志事迹的加持下,该村七星观龙谷项目规划的“一水串七湖”景观体系,已完成龙吟潭、飞瀑餐厅等设施建设,传统酿酒技艺复兴计划已恢复古法酿造工艺,2024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此外,村里还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标准化香菇大棚50座,统筹管理集体林地2000余亩,带动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的兴起,观沟村正逐步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叶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