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英杰)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师生防电诈意识,9月12日,灵宝市第二小学联合该市人民法院以“以案释法防帮信,法治护航少年行”为主题,开展“法治第一课”教育活动。通过“现场庭审+法治课堂+互动答疑”三维联动模式,将庭审现场搬进校园,为师生及家长代表带来一堂法治教育课。
庭审现场,法官对一起帮信罪、盗窃罪案件进行公开审理。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庭审各环节严谨规范,直观呈现了法律程序的公正与严肃。在场师生及家长近距离观摩案件审理,深刻体会“法律红线不可触碰”的警示意义。
庭审结束后,法院干警结合案情,对诈骗罪、帮信罪的法律界定、社会危害及量刑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强调青少年是电信诈骗的高风险群体,必须警惕“出租出售银行卡”“帮助转账”等看似“轻松获利”的陷阱,做防电诈的清醒者、践行者。
“如果遇到校园或网络欺凌,应该怎么办?”“生活中,怎样避免孩子卷入诈骗?”在互动环节,现场学生和家长踊跃提问,法院干警用生动案例一一解答。
“本次活动是我校推进‘法治进校园’的重要实践,通过沉浸式的法治教育,让师生在真实案例中感受法律威严,提升法治素养。今后,学校将持续联合法院、公安等部门,通过模拟法庭等形式,构建常态化法治教育体系,以法治之光护航少年成长之路。”灵宝市第二小学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