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金秋时节,陕州区西张村镇庙洼村千亩白萝卜准备采挖。“今年村里统一修了灌溉设施,还有经纪人提前对接客商,这些萝卜不愁卖!”种植大户李建国脸上乐开了花。
今年以来,该村以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为抓手,通过“大户带动+产销联动+治理推动”模式,让1900亩蔬菜田成为村民致富田,年带动农户增收超3万元。
党建引领破瓶颈。该村党支部联合驻村工作队将产业发展作为治理试金石。针对种植分散、设施薄弱等难题,创新“党组织+大户+农户”机制,成立蔬菜产业协会,梳理出灌溉不足、品种单一、技术滞后3类问题,并通过村民议事会募集解决方案,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投入80万元修缮水渠3公里、新建蓄水池2座;引入白萝卜、豆角等6个优质品种,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2场。基础设施升级和技术赋能,破解了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
集群发展显优势。依托土壤气候优势,该村重点培育10家种植大户,带动百余户农户参与,形成“1000亩白萝卜+500亩豆角+400亩辣椒”格局。种植大户王志强不仅自种200亩豆角,还向15户农户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形成一户带多户的辐射效应。
精细治理保销路。该村建立经纪人联络台账,由村干部对接8名本地经纪人,通过“客商需求清单+农户种植清单”精准匹配,今年已吸引山西、陕西等地20余批客商采购。建立产销纠纷快速调解机制,由治保会联合法律顾问化解价格争议、质量纠纷4起。创新设立积分制,鼓励村民参与分拣包装,既提升农产品品相,又增加务工收入,实现“种植+务工”双收益。 (张兵波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