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白叶楠)8月中旬,渑池县约20万亩花椒陆续进入采摘期,一簇簇火红的花椒缀满枝头,椒农们挎着篮子、手持剪刀采摘忙,浓浓椒香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渑池县积极推进沿黄乡村振兴,以“酒、药、椒、牧、烟”五大特色农业板块为引领,推动产业实现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富民产业跑得快,全靠龙头企业带。渑池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仰韶酒业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用粮超2万吨,其“一庄五园”为周边仰韶、洪阳、南村、段村等4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直接安排就业300人,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生物医药产业园以3亿元智慧农业项目为核心,带动广宇制药、桐君堂药业等多家药企协同发展,形成“一中心六区域”产业集群,带动1.2万户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为群众实现稳定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龙头舞动、双翼齐飞,渑池县着力强化“两翼”驱动,强力推进特色种植业树品牌,推动现代养殖业上规模。全县拥有绿色食品12个,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9个,达标合格农产品63个。其中,“渑池柴胡”“渑池丹参”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渑池丹参”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单生贵族2号”等高品质辣椒畅销日韩,年出口量超60万公斤,产值近2000万元;“渑池花椒”获全国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与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双认证”,全县20万亩花椒年产值8亿元;作为江苏中烟的重要合作对象,渑池烟叶收购量居全市前列,3.7万亩烟叶年增收超1.4亿元。实施肉牛扩群倍增工程,连续三年蝉联全省肉牛大县培育县称号,全县标准化肉牛场22个,年出栏3.5万头;东方希望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年出栏30万头,存栏量达10万头,畜牧养殖年产值超14亿元,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筑牢“压舱石”。
乡村全面振兴要走融合发展之路。渑池县强化融合推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扎实落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即农户与集体经济合作社绑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绑定。全县234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签订原料订单、出租土地等方式,与县域内仰韶酒业、广宇制药等2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20余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土地10万亩,190家家庭农场、3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全链条托管服务模式,近3/4的农业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县1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营业收入达30.68亿元,增速达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