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陕州区残联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党建+精准服务”模式,累计为748名残疾人办理证件,其中为72名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完成评残办证,切实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
精准排查,党员冲锋织密服务网。该区残联联合乡镇(街道)党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党员带头走村入户建立动态台账。原店镇原店村卧床多年的兀建华因子女在外务工未办证,被党员标注“需上门鉴定”;观音堂镇联合村干部筛查疑似残疾群众,确保“不漏一户一人”。针对行动不便群体,党员主动协助完善手续,为上门服务筑牢数据基础。
流程再造,线上线下双轨提速。通过党组织推动服务改革,线上通过“豫事办”APP实现残疾证掌上办理,线下13个乡镇(街道)设立“党员先锋岗”实现“一窗受理”。原店镇肢体残疾老人颜江换证时,专职委员耿喆全程代办,从上门收材料到送证到家,让群众“零跑腿”。今年以来,类似代办服务已覆盖全区特殊困难群体。
多方联动,专家入户解难题。由区残联党组织牵头,联合评残机构组建“党员服务队”。观音堂镇村民张述点因行动不便无法出行,服务队协调鉴定专家入户完成审核鉴定。这种“横向联动、纵向贯通”模式,已开展集中上门服务7次,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在家即可享受“一站式”办证服务。区残联把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进一步提升残疾群众获得感。 (张兵波 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