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对调解的结果非常满意,愿意停止纠纷、和睦相处。”近日,渑池县果园乡东村一场因柏树影响种地引发的邻里纠纷,通过乡、村两级部门联动调解成功化解。
据了解,东村村民贺某所种柏树影响到赵某土地耕种,双方就解决办法、补偿问题各执一词,从日常争执到关系紧张,邻里情分面临破裂。该村党支部组织初次调解也因分歧较大难以推进,矛盾陷入僵持。
果园乡党委接到群众反映问题后,指导东村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召集村法治副书记、法律顾问、乡贤人才、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开展专项调解会议,并通知果园乡法庭、司法所和派出所参加。
调解团队一方面多次上门,倾听贺某对柏树处置的顾虑、赵某耕种受损的委屈,梳理“一亩地租300元、半亩150元,2023年至2033年共计1500元地租”等利益脉络;另一方面,结合相关法规中相邻关系规定,向双方释明权益与义务,引导换位思考。
集中调解会上,在村网格长主持下,通过事件双方的陈述和答辩,议事会成员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共识:明确柏树影响的解决办法与补偿,以1500元地租补偿为基础,约定后续处置方式。贺某与赵某当场签字捺印,这场僵持许久的纠纷,通过“东村话事”画上和解句号。
此次调解中,渑池县果园乡党委根据问题情况启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既靠专业知识厘清权益,又以乡情纽带弥合分歧,切实解决了纠纷问题。
渑池县果园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断摸索实践‘主动介入、多元沟通、法理共情’模式,化解各类基层矛盾,筑牢乡村和谐根基,让‘东村话事’从个案解纷,升级为基层治理的好办法。” (宋淑欣 刘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