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卢氏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亮夜经济 激活新动能”系列报道之四
夜市街区:烟火升腾燃活力
文/图 本报记者 单义杰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夜幕降临,三门峡文化宫潮流街区人气逐渐升温

    每当夜幕降临,三门峡各大夜市与潮流街区热闹“开张”,从特色烧烤到风味小吃,多样业态点亮夏夜,人们或约朋友围桌小聚,或携家人漫步品尝,在烟火气里寻得惬意时光。

    8月14日晚,在三门峡文化宫潮流街区,时尚的集装箱式摊位灯光璀璨,商家的招揽声和食客的谈笑声相互交织,许多摊位前食客络绎不绝,大家有的围坐享用夜宵,有的穿梭其间寻觅美食,充满了烟火气。

    文化宫潮流街区项目投资方——三门峡福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已入驻40余家商户,目前有“0元招租”“商户租户”“移动餐车”多种经营模式,每天人流量在1500人到2000人,五月、六月时日人流量曾达到3000人,夏季推出的“985、211美食狂欢节”“趣味互动问答”等主题活动,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与周边业态形成产业互补,是三门峡城市夜经济的新发展。

    最受顾客欢迎的当属烧烤。当晚6时,该街区一家烧烤摊便陆续开始上客。店主李向阳介绍,他在烧烤摊隔壁还开有海鲜摊位,两个摊位一晚上能有140到160桌客人,能卖六七百串烤羊肉串、50条烤鱼、20到40斤生蚝和小龙虾等。“我们有4个烧烤师傅,3个炒菜厨师,几乎每晚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李向阳说。

    街区内另一家海鲜烧烤摊位人气也很高。“捞汁海鲜,烤生蚝、黄花鱼等很受大家欢迎,黄花鱼一晚能卖40条,捞汁海鲜生意好时能卖二三十份,我们外摆的桌子晚8点多会再来一拨客人。”店员尹先生介绍。

    一些推车式小吃摊的生意也不错。当晚6时许,烤面筋、小笼包、炸鸡排等小吃摊前围着许多顾客。“我们今年5月1日入驻,夏天生意还不错,一天平均能卖120笼小笼包,周五、周六生意会更好些,一天能卖1000多块钱。”摊主卫师傅一边为顾客端包子一边说。烤面筋摊位上,胡师傅的烤炉上摆满了面筋串,香气扑鼻,他表示,一晚上能卖四五百串烤面筋,每天要忙到凌晨才收摊。

    8月15日晚,夜幕初降,市区灯泡厂夜市便陆续迎来顾客,这里有十几家店,店主们个个热情高涨。烧烤、杏仁茶、炒面、海鲜等各色美食香气四溢,与顾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升腾起浓浓烟火气。

    当晚7时许,夜市里一家海鲜、特色炒菜店内顾客便坐得满满当当,服务员不停上菜,忙得不亦乐乎。店主卞玉亮介绍,店里一天能有100多桌客人,小海鲜、特色辣炒、鸡爪、孜然土豆等最受顾客欢迎。“现在一天要准备蟹钳、鸡爪各50斤,土豆100斤、鲤鱼30条,每晚忙完到家都到凌晨一两点,虽然累但心里很高兴。”卞玉亮说。

    李龙伟在这里经营着一家烧烤涮菜店,平均每晚能有20多桌客人。“最好的时候一晚上能卖三四百串牛肉、羊肉串,啤酒每天都要进购十几箱。”李龙伟说。

    “夜市氛围好、烟火气足,能让人吃得享受,聊得开心,夏天时常和朋友、家人一起来夜市吃饭,每次平均消费在二三百元。”市民陈莉一边撸串儿一边高兴地说。

    随后,记者来到九孔桥夜市,一进去就听到此起彼伏的招揽声,店主们纷纷站在过道上热情招呼客人。

    “三份炒面是吗?马上给咱炒。”该夜市里,炒面店主李师傅热情回应顾客。他表示,每晚能卖出一百多份炒面和炒方便面等。“最近我还想上一些新品,比如甜面片,以满足更多顾客需求。”李师傅说。

    一家自助烤肉、串串火锅店老板李女士表示,现在每晚能有几十桌客人,生意最好的要数4到6月,气温适宜,那段时间光牛肉一天要卖一二百斤,月营业额在五六十万元。“最近我打算请一些‘网红’来店里宣传,对接下来的客流量很有信心。”李女士说。

    从潮流街区到老牌夜市,食客尽享美味,商户干劲十足,多元消费场景交织,升腾起浓浓烟火气,不仅抚慰人心,更燃旺城市夜经济的新动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卢氏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特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特刊
夜市街区:烟火升腾燃活力
热线回复
“开学经济”全面升温
桨板运动成“新宠”
青龙路树木“滴胶”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别让“不归我们管” 寒了群众心
十年守护 “四姐妹”用亲情唤醒危重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