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琼 通讯员孙晶 张晓青)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三门峡市分行聚焦征信矛盾纠纷化解难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征信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合规处置、疏导息诉”全链条治理,多方联动综合施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前端,初步探索形成了征信纠纷矛盾化解和高效能治理的有效模式。
预防为先,筑牢矛盾纠纷源头管控防线。开展征信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专项行动,组织骨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深入50余个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围绕征信业务数据报送、不良告知、查询使用、异议处理等关键环节开展业务督导,通过提前介入成功化解口头纠纷20余起。坚持以规范化、标准化处置矛盾纠纷,深入开展征信业务实情调研,针对性编发《三门峡市征信维权实用手册》,分层分类梳理征信业务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精选典型案例及优秀做法,规范纠纷处理流程,减少不规范操作导致的举报投诉。建立征信投诉联络员工作机制,在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设置征信联络员,建立“苗头问题清单”“可调解问题清单”双清单,精准识别可能导致矛盾升级的潜在风险,并立即登记在册安排专人处理,发挥网点一线矛盾纠纷前置化解缓冲作用,今年以来成功处理苗头性问题18起,实现矛盾纠纷由“被动受理”向“主动排查化解”转变。
处置为要,高效化解征信矛盾纠纷。强化征信调处专业队伍建设,通过合规例会、靶向培训、业务督导等方式开展专业培训18次,覆盖300余个金融机构营业网点1100人次,将征信法规、纠纷调处技能等知识“一竿子”插到底,确保调处队伍人人“懂征信、会调解、能处置”。充分发挥“征信维权沟通协作机制”作用,由征信管理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联合工作组,深入研判分析每起征信纠纷矛盾核心和争议焦点,分类处理对症下药。对事实清楚处理难度较小的纠纷案件,简化处理程序,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适用征信异议处理渠道,提升处置效率,今年以来成功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征信异议处理渠道处置征信异议34起。对案情复杂的纠纷案件,联合法律事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案情研讨,梳理案件事实,明确法律适用,严格证据审核,完善证据链,确保处理结果事实清楚、依据充分、程序合法。今年以来,通过跨部门协作促成当事人和解撤诉4起,2起行政复议案件均得到维持决定,未新发行政诉讼案件。
巩固为本,构建事了人和治理格局。持续开展“征信修复”乱象整治专项活动,加强与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网信办等部门沟通协作,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全覆盖摸排,密切监测“征信修复”违法线索,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对8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征信”“征信修复”字样的企业作出处理,对违法经营主体形成常态威慑。开展“阵地+集中”“线上+线下”征信知识多维宣传活动,组织拍摄“警惕征信修复陷阱 助力美好生活”警示教育短视频,制作并展出宣传展板300余块,开展3场“5G”线上直播活动,在线上平台推送宣传信息百余次,覆盖人群超30万人次,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化解征信纠纷。开展征信纠纷化解“回头看”专项行动,暗访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报发现问题,发出风险提示3次,约谈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民安无诉,切实将征信矛盾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