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华灯初上。8月18日晚,初秋的青龙谷公园,被层层叠叠的灯光勾勒出曼妙轮廓:月季花海在暖黄光晕中舒展花瓣,市民运动的身影与桥畔的霓虹倒影交相辉映,沿河步道两侧的市集飘来阵阵香气……
青龙谷公园位于三门峡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今年4月完成夜景提升:3000盏庭院灯、1200套洗墙灯、16处雾森激光互动节点,把24万平方米的山谷变成沉浸式光影秀场。这座生态公园,通过灯光赋能、业态升级,不仅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城市客厅”,更让周边商户迎来前所未有的客流高峰。
“以前晚上出门散步只能绕远路,现在家门口就有灯光秀!”住在公园东侧城明佳苑小区的市民王女士感慨道。公园西侧的“翠堤春晓”景观区,巧妙利用地形高差,打造出一条长达800米的“光影步道”,地面投射出流动的月季花瓣图案,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亮化工程不仅“扮靓”空间,更激活了夜间消费场景。公园附近的“品品香白茶·商务茶室”老板李建军对此深有感触:“过去晚上9点就没什么客人了,现在灯光亮起来后,夜茶生意能持续到凌晨,营业额翻了一番。”数据显示,公园亮化后,周边2公里内的餐饮、零售商户日均客流量增长超40%,部分商户甚至延长营业时间至零点。
“以前总觉得公园就是散步遛弯,现在连亲子研学都有了!”市民张先生带着孩子参加公园举办的“夜探昆虫”主题活动后感叹道。据青龙谷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亮化工程启动后,园区新增了沉浸式演艺、露天电影、手作市集等夜间活动,进一步丰富园区业态。
夜色中的青龙谷公园,正悄然重塑商业生态。这座以生态修复闻名的城市公园,如同一块磁石,将陕州巷子特色小吃美食街区、安福街便民创业点和德高路与上官路交叉口便民创业点串珠成链,编织出一张覆盖全城的美食经济网络。
在青龙谷公园的带动下,高铁南站旁的陕州巷子特色小吃美食街汇集各地风味:山西油泼面的泼辣、西安羊肉泡馍的醇厚、灵宝一生凉粉的酸爽在此碰撞。而安福街便民创业点则上演着“全球美食博览会”的戏码,融合了各地特色的小吃琳琅满目。最富市井气息的当数德高路与上官路交叉口便民创业点小吃街。下班时分,圣象木门商铺的老板们涌向“老碗面海鲜烧烤”,就着青岛啤酒啃五香羊蹄;建材市场的设计师们偏爱“青春羊肉汤”的暖心暖胃,汤中点缀的枸杞与当归更添风味。
从青龙谷公园的文创灯光秀到小吃街的霓虹招牌,黄河之畔的烟火气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夜经济的蓬勃,为青龙谷片区注入新活力。更令人期待的是,随着“青龙谷—欢乐谷”联动开发计划的推进,未来两园将实现业态互补:青龙谷主打“生态夜游”,欢乐谷侧重“文化演艺”,共同打造“15分钟夜间生活圈”。
青龙谷公园的夜经济蝶变,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与政企协同。2023年起,三门峡市将青龙涧河沿岸景观提升纳入重点工程,通过“拆墙透绿”“微亮化改造”等举措,串连起青龙谷公园、欢乐谷公园等节点,形成“夜游金三角”。
夜经济不是简单的“亮化工程”,而是城市治理能力的体现。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消防组成联合巡逻队,每晚滚动巡查,值守各节点,提供咨询与安全保障等服务。青龙谷的实践证明,通过灯光赋能、业态创新、政企联动,能够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夜幕下的青龙谷公园,灯光如星河倾泻,人潮如织。这里不仅是市民的“诗意栖居地”,更成为三门峡夜经济的一张鲜活名片。当月光与霓虹共舞,当生态与烟火交融,这座城市的夜晚,正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