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读书,连“梗”都接不住
李娜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你有多久没读过一整本书了?是否沉迷于短视频、微短剧不能自拔?调查显示,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9本,而人均每天数字化媒介接触时长却超过3小时。

    今天,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曾经,我们捧起纸质书,一行行阅读油墨文字;现在,我们动动手指,就可以遨游信息的海洋,利用AI工具,几十秒就能提炼出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那么,身处“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花费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完整读完一部经典著作,是否还有意义?

    阅读的方式更加丰富了,但阅读的本质没有改变。一本书的梗概或许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了解,但通过读书才能锻炼的思维能力、达到的思想境界、创造的精神世界,是不读书无法获得的。

    如果不读书,可能连短视频、公众号的“梗”都接不住。比如,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后,“轻舟已过万重山”成为短视频热门文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写的是李白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畅快。理解不到这层含义的话,仅仅用来形容交通工具速度之快,意思上就差了一些。

    又如,网上一句爆火的文案“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如果没读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就很难理解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

    爱读书的人,不论是发一条朋友圈,还是制作一则短视频,都会字斟句酌,用最贴切的文字、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心中所想。而不爱学习的人,则难免语言贫乏,词不达意,甚至有时会闹出笑话。

    比如,初春时,常有网友发梨花盛开的照片,并配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细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会知道,这两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景象,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末初春。

    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总是受困于时间和空间,只能看到眼前的鸡毛蒜皮,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受困于算法和大数据推送的片面信息。而一个爱读书的人,拥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超能力”,可以走进无数个不同的世界,与千百年前的先贤哲人对谈。因此,爱读书的人,往往从容通达,不偏执、不固执。

    作家王蒙曾说:“阅读包括浏览,但浏览不等于阅读,更不等于苦读、攻读、精读。信息不等于学问,更不等于见识、智慧与品质。被传播不等于真正接受与收获。”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依旧需要读书,而且比以往更需要多读书、读好书。

    新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历久弥新。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而读书,让我们的生命更加辽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永恒的生命赞歌
国家图书馆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展免费向公众开放
于繁华旧影中窥见历史暗涌
于无声处见真章
凡人弦歌动心魄
弦音之恋与生活百态
微言感悟
书单
不读书,连“梗”都接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