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灵宝市豫灵镇的田间地头,“金融总管”正成为激活乡村产业的关键力量。在豫灵镇杨家村任职11年的张红凯对此深有体会:过去,村民常为收购花椒、黄花菜的垫资发愁,贷款更需“公职人员担保”;如今,凭借建设银行灵宝支行“裕农通”信用贷款,他带头申贷59万元发展大棚蔬菜和黄花菜、花椒加工,带动8户村民获贷210万元,促进215户村民授信500万元,“资金老大难”迎刃而解。
张红凯的转变,源于豫灵镇深化普惠金融的扎实举措。在灵宝市委、市政府部署下,豫灵镇作为“金融总管”试点乡镇,联合建设银行灵宝支行,精准选育22名具备一定金融知识基础且基层经验丰富的村干部担任“金融总管”,与银行专员组成服务队,深入22个行政村。他们走村入户宣讲政策、破除“贷款必担保”的误区,并针对杜家村金鸡岭黄河入豫第一观景台、文峪村阌山书院等项目,上屯村烟叶发展、底董村花椒、杨家村蔬菜大棚等产业进行深入沟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协调资金、牵线搭桥。
针对融资痛点,豫灵镇协同建设银行灵宝支行优化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变“群众跑腿”为“银行上门”,实现“电话预约、线下核验、线上审批”,推出“裕农通”信用贷款产品,年利率低至3.2%,随借随还,完美契合黄花菜、花椒等季节性收购需求。目前,建设银行灵宝支行已为矿石精粉客户授信800万元,为杜家、杨家两个主粮村授信700万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79.95万元,有效缓解收购季现金压力,支持黄花菜及时加工,推动花椒品种改良和烤房建设,稳定年产与收益。
正如张红凯所见证,“金融总管”机制正引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豫灵镇的特色产业更旺、村民腰包更鼓,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肖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