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为铭记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8月10日至13日,陕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区摄影家协会共同启动“崤函英雄 光影铭记”影像留存计划。
此次活动聚焦陕州区10位抗美援朝老兵,为每位老兵分别拍摄纪实照片与短视频,用光影永久留存他们的风采与精神印记。从原店镇郭家村的解鸿汗老人家中,到甘棠街道蔡白村的李全忠家;从大营镇和美嘉园的高小来家中,到菜园乡过村赵泽娃家……10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老兵,至今身上依然闪耀着军人本色。
菜园乡官村的尚清池老人今年95岁,是10位抗美援朝老兵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由于年事已高,他已不能流利地回答摄影志愿者的提问,但当老人得知摄影团队是为了记录他在抗美援朝战场当兵的事,眼神中瞬间焕发出光彩。他的儿子尚建元自豪地说:“我们家三代军人,父亲守国门参加抗美援朝,我守北大门,儿子在部队上是通信兵。”
家住菜园乡西凡村三组的抗美援朝老兵王全忍,93岁的他每天仍要骑电动三轮车赶集。“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1951年的一次抗美援朝战斗中,他被炮弹震晕在泥水里,七窍出血昏迷好几天,至今右耳仍轰鸣不止。“那会儿我们编了段顺口溜,”老人突然提高声调,“丈二白布六根带,这是咱们的小棺材!”话音未落,他眼角的皱纹里已蓄满泪水。家属说,老人常在深夜突然坐起,挥着手臂大喊 “冲啊!冲啊!”,仿佛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争夺某个高地。
原店镇郭家村五组的解鸿汗老人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老照片。照片上的年轻战士英姿勃发,与如今的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解鸿汗老人一边向摄影团队讲述照片背后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一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被这么惦记。”
“每按下一次快门,都是在与抗美援朝的历史对话。”陕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袁龙涛表示,这10位老兵是抗美援朝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英雄精神的传承者。为他们拍摄纪实照片和短视频,不仅是对老兵们的致敬,还是为了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这个特殊节点,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这些影像资料将被永久保存,成为陕州区珍贵的历史档案。
马加祥老人在拍摄结束后,紧紧握着摄影团队成员的手说:“谢谢你们,让我们这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头子还能留个影。希望年轻人能记住过去的抗美援朝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