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切实增强反诈防骗意识,近期,渑池县城关镇以“小喇叭”为载体,通过定点播报、流动播放等形式,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防骗意识深入人心,有效筑牢群众财产安全的“防护墙”。
定点广播全覆盖,反诈声音“处处闻”。该镇平安办向各社区发放“小喇叭”141个,确保所有小区全覆盖。各社区联合小区物业公司,在上下班人流量高峰时期,利用反诈“小喇叭”播放反诈音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醒辖区居民切勿上当受骗。同时,在背街小巷、村委会附近等处流动播放反诈音频,让群众在路过、散步、闲聊时都能听到反诈提醒,实现“广播一响,反诈知识传满巷”的效果。
入户宣讲精准达,反诈知识“入人心”。该镇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在开展入户走访时,同步开展反诈宣传,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宣讲。面对老年人,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冒充子女借钱”“虚假保健品推销”等骗局;面对青年人,重点提醒“网络贷款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的风险;面对学生群体,则聚焦“游戏账号诈骗”“充值返利”等陷阱。通过面对面宣讲,将反诈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防骗技巧,让“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走访宣传教育约3000人次。
常态宣传见长效,反诈责任“落实处”。该镇建立“小喇叭”宣传长效机制,明确反诈“小喇叭”专项负责人。同时,该镇平安办及其他相关部门每周不定期抽查各村(社区)反诈“小喇叭”宣传情况,压实各村(社区)反诈工作职责。
“利用好反诈‘小喇叭’,我镇辖区电诈案件发案量有所下降。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反诈宣传,采取多项举措,让反诈声音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城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曹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