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夜幕降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贺村的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舞台上,由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轮番登场,一场“乡味十足”的夏季“村晚”拉开序幕。
戏曲、舞蹈、朗诵、合唱……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邻居们惊艳亮相,喝彩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每周三都有,周周不重样!”70多岁的张老汉盘算起今年夏天看过的演出,已经10场有余。
每周一场的消夏文艺巡演累计吸引观众超万人次,从田间地头“长”出的文化盛宴,成为乡村振兴中最温暖的文化注脚,也成为三门峡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生动侧影。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站稳人民立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500余场,惠及群众170万人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以文惠民 百花齐放
今年夏天,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广场人气旺盛。唱歌、跳舞、听戏、游船、看电影……滋润着市民们的夏夜生活。
文艺演出精彩纷呈、优秀电影轮番上映,为市民奉上了一场“动听三门峡·文博消夏季”群众文化盛宴,线上线下联动惠及群众17万人次,将欢声笑语与艺术魅力一并送到市民身边。
“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专业的演出,丰富了我们的夜生活,孩子特别喜欢,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好事!”市民们纷纷夸赞。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强烈,对文化供给的质量要求更高。
我市深耕惠民品牌,下沉服务重心,用新颖别致、丰富有趣的活动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也为之一新。
“中原舞翩跹”舞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唱响新时代”唱出了人们在发展浪潮中的拼搏劲头;“墨润三门峡”书写着人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美好篇章……
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年不间断,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300场,线下参与人数50万人次,惠及群众超150万人次。
陕州区举行正月十五大型社火表演,上万名群众走上街头庆祝中华传统节日;渑池县举办太极拳健身大赛,千余名男女老少同台竞技诠释文化传承;卢氏县走进山村上演《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等经典剧目,真正实现“家门口看大戏”……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