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夜校”乡村振兴“加油站”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我这两棚西红柿最近开花少了,坐果率也低。今天通过夜校学习才知道是咋回事,明天回去抓紧加大通风力度。”8月11日,灵宝市苏村乡淹里沟村村民寇建文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近期,苏村乡探索设立乡村振兴“农民夜校”,利用农闲晚间在蔬菜种植中心村附近开设实用技能讲堂,让群众“白天忙生产、晚上学本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8月11日下午,在孙家沟村高屯山、西村张晓芳等11户群众的蔬菜大棚,蔬菜种植“土专家”刘项臻仔细查看大棚温度和湿度,提醒高温高湿天气要注意通风和滴灌时间,及时剪叶增强通风效果;同时,细致观察西红柿叶片,提醒及早预防叶霉、斑疹等病害,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免影响坐果和产量。晚上,在王会村党员活动室,第四期“农民夜校”展开,淹里沟、西村等村20余户群众认真聆听刘项臻进行西红柿种植技术培训。

    “立秋后雨多湿度大,极易发生真菌性病害,如何提高坐果率?打顶剪叶是关键……”刘项臻说。他就当前大棚中西红柿出现的开花少坐果率低等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交流种植心得,鼓励群众西红柿要管好种好,后期还有35%左右的产量。“这次夜校技术培训很有帮助,这茬西红柿产量能提高不少。”西村村王艳波高兴地说。

    据了解,苏村乡坚持“群众点单、有需即办”的原则,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实现授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急,让“农民夜校”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苏村乡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为民导向,紧贴群众实际需求,以党建为引领,围绕技能提升、产业发展等,持续深化“农民夜校”培训,创新教学模式,强化科技赋农,让“农民夜校”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助推器”。          (闫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特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特刊
我市全力推动物业管理“蝶变”升级
国家疾控局印发传染病疫情预警管理办法
关于基孔肯雅热的问与答
共筑家庭廉洁防线
手机变成“新农具” “云端”铺就致富路
“农民夜校”乡村振兴“加油站”
“四大平台” 精准发力惠民生
义诊进社区
卢氏县织密防溺水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