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总投资3.93亿元的“卢氏县传统村落+食用菌菌棒厂”融资项目获农发行河南省分行批复,标志着该县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文化资源“活态传承、产业赋能”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近年来,卢氏县全面摸排该县河洛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底数,探索建立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体系,着力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实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三项工程”,蓄积拼的动力。该县持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实施脱贫攻坚精神弘扬工程;传承赓续革命老苏区县红色血脉,实施红色革命文化赓续工程;深入挖掘双千年古县厚重文化内涵,实施自强不息精神传承工程。在该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实施“三项工程”·蓄积拼的动力》《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等专栏,让三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全县干部群众上下同心、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发展合力。
挖掘红色资源,“红绿”融合发展。该县立足全国最美县域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发展。制定《关于加强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间投资”模式,以大型红色人文教育纪念馆、教育基地、“红军驿站”等为依托,把红色主题、红色元素融入生态资源之中,实现全县69处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全覆盖,开发红色旅游精品路线4条,今年直接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1.5亿元。
开发传统村落,带动村民致富。该县以“党委政府主导、村民积极参与、社会各方力量共建”模式,组织发动社会力量深入一线拍摄、调查传统民居、古水井等文化元素,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580万元,入选省级以上传统村落45个。其中,国家传统村落13个,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先后出台《卢氏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卢氏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政府+社会经营主体+村组织”共同运营模式,形成多元化保护路径。(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