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始终葆有对原创的尊重与敬畏
陈漱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近来,一场文学“鉴抄”争议持续发酵。有读书博主通过晒对比图的方式,接连指出多名青年作家作品与他人作品存在相似之处。小到一个比喻,大到一个段落,这些相似究竟是“异曲同工”还是“剽窃抄袭”?模仿与抄袭的界限在哪里?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热议的“风眼”在于,如果连一向被视为富有创造力的文学,都能以化用、拼凑甚至复制、粘贴的形式出现,那么,原创的生命力何以保障?

    原创,是文学跟读者签订的郑重承诺,也是文学发展的基石。一直以来,文学都被视作文化原创的源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诞生,需要作者有生活,有体悟,能无中生有地搭建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需要作者有思考,有提炼,能敏锐感知人间冷暖,准确击中时代心灵;文学还是一门语言的魔法,“写出独特的这一个”“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这是许多作家终其一生的追求。看似独出机杼的背后,往往是风格的厚积薄发,是技艺的苦心经营。

    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倘若句子可以复制、段落可以粘贴,那只能说明行文本身是模棱两可、充满陈词滥调的;倘若修辞可以挪用、风格可以混搭,那只能说明整部作品是松散零落、不成一体的。

    进一步说,作品形态也是创作态度的一种反映。一些青年作者生活经验不足,创作依赖二手信息,容易跌入从文本到文本的陷阱,一下笔就是似曾相识的腔调。还有一些写作者受功利心驱使,没有耐心充分打磨文本,没有恒心锚定自身风格。更有甚者,把别人的创造成果改头换面、嫁接抄袭,将真诚与敬畏抛之脑后。

    这次文学“鉴抄”争议,可以视作读者意见的一种反馈。它表明,失去原创,也将失去读者对文学的信任。创作态度真不真诚,文本创新有没有含金量,决定了读者买不买账,文学有没有市场。从最近一些文学刊物的回应可以看到,加大来稿查重力度,尊重原创、打破文学圈子化,对新人有公心、对好作品有耐心,形成这样的共识对文学健康发展来说尤为必要。

    如今,网络文学中类型元素共享的融梗式写作、数据库写作已经常见,“融汇”百家之长的人工智能写作、人机共创写作也已出现,文学原创本身就在经受考验。在这样的时刻,更不能以“模仿”“化用”“借鉴”为由,将创造的可能性拱手让出,将文学的未来拱手让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奏响民族精神的激昂乐章
书单
烽火路 家国情
穿越历史,聆听国宝的低语
人间有光 步履生暖
战火硝烟间的文明保护
微言感悟
始终葆有对原创的尊重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