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三门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基孔肯雅热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近日,广东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备受外界关注。目前正值暑期,群众外出旅游跨区域流动性较大,蚊虫密度较高,我市暂未发现病例,但存在输入风险。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提醒市民,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预防的关键是防蚊灭蚊。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携带病毒的伊蚊,病毒通常会在其体内繁殖(2—10天),之后带毒伊蚊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会造成病毒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感染症状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一般为1至12天,多为3至7天。其中,发热会持续1至7天,伴有寒战、全身肌肉疼痛、呕吐等;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至5天;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预防措施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清除蚊虫滋生地,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小型积水容器,如花盆、水桶、饮料瓶等;室内水生植物每周换水并清洗容器,避免底盘积水;定期检查空调、饮水机托盘等易积水处。做好个人防护,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成蚊密度高时,可合理使用蚊香、电蚊拍或杀虫剂;外出尽量避开蚊虫活跃时段,做好防蚊准备,着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

    特别提醒

    暑期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期,也是蚊媒活动的活跃期,公众外出旅行应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情况,学习相关预防知识,做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

    旅行返乡后,注意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特别是从东南亚、非洲等流行地区或广东佛山旅行返乡人员,12天内需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疾控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以网格化社会治理 赋能精细化卫健管理
群众医护合力搭起心梗患者“生命桥”
医企携手共筑健康防线
紧急施救转危为安患者康复上门致谢
党建引领践初心 卫健服务暖民心
普及防治知识 守护肝脏健康
中医督灸助力冬病夏治
警惕基孔肯雅热
以法为“基”强化规范执业
坚持锻炼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