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8日凌晨,在卢氏县官道口镇新业农牧养殖场里,一车车即将外调的仔猪正在装车。灯光下,卢氏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手持手电筒,严格按照检疫工作程序,仔细核对每一头仔猪的耳标、健康状况和档案记录。这是他们当好动物健康“守门员”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该县农业农村局建立了严格的“双检”检疫机制:当养殖企业完成网上申报后,实验室人员对出栏动物按比例进行非洲猪瘟检测,确定合格后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现场检疫人员进驻养殖场,对出栏动物进行现场检疫,首要环节是紧盯远程监控确保出栏动物是经过严格抽检的合格批次,然后近距离查验耳标、活体健康,确保运输车辆是经过备案且消毒的车辆。
“从申报到出证不超过72小时,电子检疫证明实时上传至系统平台,公众可随时查验。”该县农业农村局兽医股股长兼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张长旺介绍说,“由于时间紧迫,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外省调运动物多在夜间装车,检疫人员必须随叫随到,凌晨一两点从被窝爬起来赶往养殖场对于检疫人员来说是家常便饭。另外,检测样品多的时候,实验室人员穿上防护服一连几个小时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因为中途放弃就会影响当次检测结果或者当次检测没有结果。而现场检疫出证人员,装车多久就得坚守多久,有时两千头仔猪的装车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必须全程远程监控,逐头查验,不容一丝马虎;有时夜里装车,刚送走一批,就又接着进行下一批次的检疫……”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实验室共检测5063份、46批次,合格率100%,依法依规检疫出证71份,检疫人员检疫猪46660头、71车,其中省内11车。
当黎明来临,又一批健康安全的动物产品踏上旅程。而这些动物健康的“守门员”,又将迎来新一天的工作。他们用专业和坚守,筑起了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守护着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田懿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