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前一段我血压高,冠心病又犯了,心慌气短、不能走路,是村医及时赶到救了我的命。”近日,卢氏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东明镇当家村调研督导“行走的医院”项目运行情况时,家住大山顶上西洼组的老大娘感激地说。
今年以来,卢氏县聚焦破解山区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以实施“行走的医院”项目为关键抓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立足县域实际创新推行“133”工作法,扎实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水平建设,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水平,阻断了“因病致贫、返贫”路径,破解山区群众就医难题。
构建一个服务体系,织密三级就医网络。卢氏县积极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对接洽谈,成立工作专班,统筹纪委监委、卫生健康、财政等部门力量,把“行走的医院”项目建设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支持下,为乡村医生配备助诊包、健康巡诊车等医疗物资,实现患者家中11类30多项检测检验全覆盖。以县人民医院为依托,打造“健康180”信息化平台,建立指挥调度和远程会诊中心,每个工作日免费为患者提供著名三甲医院专家门诊号源,构建起“中心+乡村医生+助诊包+互联网+专家”就医网络。
提升三种核心能力,激活基层医疗动能。县级医院提能力。该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市级重点专科6个,建成临床服务五大中心4个;县中医院成功创建市级中医优势专科3个,“卒中、胸痛、创伤中心”达到三级水平;县妇幼保健院成功晋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增活力。该县医共体牵头医院下派53名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指导业务,推行“全科+专科”门诊模式,帮建重点科室,带动“一院一品”特色专科发展。村室医生强本领。实施“村医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乡村医生跟班教学活动,选派具有临床专长与教学能力的资深医师担任导师,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乡村医生业务培训12期,使乡村医生熟练掌握助诊包等医疗设备和急救、公卫服务、适宜技术等急需技能,兜牢基层卫生健康底线。
强化三项保障机制,确保就医高质高效。强化调度机制。设立县域“健康180”指挥调度中心,开设健康系统和远程专家门诊平台,为基层医生配置全科医生助诊包,构筑一键呼叫系统,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评价机制。建立医疗服务回访机制,让就医群众对乡村医生医德医风、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价,使民意成为就医服务的硬标准,提高就医质量。强化激励机制。制定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绩效分配机制,建立“通报、考核”制度,对开展“行走的医院”工作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医,按照工作量和民意评价进行补助,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质效。目前,“行走的医院”累计服务患者超6万人次。 (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