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一种门槛较低但“天花板”极高的徒手治疗技术(或称手艺),需经过系统学习和反复练习,方能达到较高境界。
不同技术水平的按摩医生,在治疗效果、安全性及舒适性上会有显著差异。以下“六步”教你快速看清按摩医生的段位。
第一步,看诊断环节。初次见面时,按摩医生是否详细问诊、查体,或安排必要的辅助检查、研读影像资料,进而对病情作出判断与分析,这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若缺失这一步骤,后续治疗必然盲目无序,安全性也无从保障。
第二步,看体位摆放。患者接受按摩时的体位(坐姿或躺姿)、身下枕头的摆放等,皆有讲究。合理的体位能让病人保持稳定、安全,避免扭伤或不适,同时治疗部位得到最佳暴露,确保治疗效果。
第三步,看过程沟通。治疗中能否及时询问患者感受,据此调整力度与部位,是判断医生专业性的重要标准。有效的沟通能提高治疗效率,确保操作精准到位。
第四步,看疼痛反应。按摩过程中,正常感受应为酸胀、困痛且伴随舒适感。对于个别粘连比较严重的病灶,可适当用重手法松解,这类疼痛可短暂忍受,但全程疼痛则易加重病情或损伤元气,而毫无感觉的按摩则有“磨洋工”之嫌。若按摩后仅皮肤疼痛,病灶或穴位无反应,甚至局部肌肉肿胀、皮肤破损,大概率遇到了“菜鸟”级医生。
第五步,看医生状态。“钻石”级的按摩医生治疗时从容专注,通常不会出汗。“青铜”级则会注意力分散、动作急躁、节奏混乱,甚至满头大汗。需注意,出汗与否与医生段位、年龄无直接关系,核心在于状态是否稳定。
第六步,看疗效关注。优秀的按摩师会在首次治疗过半时询问效果,治疗结束后再次了解,次日还会追踪反馈。若只顾埋头操作,从不关注疗效,恐怕更在意的是经济效益。
以上“六步”,可在按摩时对照体会,给你的按摩医生评个级,是“青铜”“铂金”,还是“钻石”,基本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 (三门峡武强中医院院长 李武强)